[发明专利]一种骨传导耳机的串声消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8939.2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陈运达;杨乔赫;陆锡坤;桑晋秋;郑成诗;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耳机 消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的串声消除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佩戴骨传导耳机时的骨传导传递矩阵;获取形状因子的阻带频率范围;得到滤波后的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利用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对输入到骨传导耳机的双耳信号进行串声消除;得到消除串声的声音信号;播放消除串声的声音信号,得到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根据骨传导传递矩阵、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和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确定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根据所述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对输入到骨传导耳机的双耳信号进行串声消除。本发明根据骨传导传递矩阵、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和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来调整获得合适的串声消除矩阵,可获得最佳的串声消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声消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的串声消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导、骨传导两条路径传入内耳,然后由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产生振动,螺旋器完成感音过程,随后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呈递给听觉中枢,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最终“听到”声音。
根据声波传输路径的不同分为气传导耳机和骨传导耳机。佩戴气传导耳机时,其播放的双耳声信号容易保证左右声道信号的分离性,几乎没有串扰问题。然而佩戴骨传导耳机时,则会存在因双耳隔离度不高而导致较严重的串声干扰现象,即任何一侧骨导耳机的振动都会传播到对侧耳蜗形成串声。串声的存在会导致声音的空间信息畸变,会严重影响佩戴者的声源定位能力及空间听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传导耳机的串声消除方法及系统,串声消除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串声消除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佩戴骨传导耳机时的骨传导传递矩阵;
根据用户双耳两侧个性化骨传导传递函数的奇异值出现的频率范围,获取形状因子的阻带频率范围;
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所述形状因子的阻带频率范围和滤波时的滤波器阶数,得到滤波后的近似串声消除矩阵;
利用所述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对输入到骨传导耳机的双耳信号进行串声消除,得到消除串声的声音信号;所述双耳信号为包含声源位置信息的信号;
播放所述消除串声的声音信号,得到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
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所述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和所述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确定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
根据所述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对输入到骨传导耳机的双耳信号进行串声消除。
可选的,所述获取用户佩戴骨传导耳机时的骨传导传递矩阵,具体为:
利用骨传导扫频音来诱发刺激频率耳声发射信号;
根据扫频刺激信号和刺激频率耳声发射信号求出骨传导耳机到用户双侧内耳之间的骨传导传递函数;
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函数得到骨传导传递矩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所述形状因子的阻带频率范围和滤波时的滤波器阶数,得到滤波后的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具体为: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所述形状因子的阻带频率范围和滤波时的滤波器阶数,利用频域快速解卷积法得到滤波后的近似串声消除矩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所述近似串声消除矩阵和所述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确定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具体为:
根据所述骨传导传递矩阵和所述近似串声消除矩阵计算通道分离度;
根据所述用户双耳听到的声音信号和期望信号计算性能误差;
根据所述通道分离度和所述性能误差确定最终的串声消除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