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723.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弓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郭瑞 |
地址: | 201422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客车 座椅 安全带 无线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安装板,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铰接件与安装板的前端表面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U形支撑架,有效避免了报警装置主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报警装置主体进行角度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同时有效避免了报警装置主体长时间转动调节,摩擦力增大,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进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调节效率;通过设置的固定套管,有效避免了U形支撑架长时间使用,表面落满灰尘,无法对其进行清洁,进而保证了U形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安全带是一种交通工具上的主动式安全装备。三点式安全带是客车上非常重要的被动式安全装置,其作用原理是侦测织带被拉出来的加速度以锁定织带。假如织带被拉出来的加速度过高,转轴的转速太快使得加速度侦测器感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弹簧对卡榫的拉力,此时卡榫被甩出,使得转轴被卡死而织带无法继续被抽出。反之,只要将织带放松,卡榫会被弹簧拉回,转轴也会被释放,安全带便放松了。在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安装无线报警装置来配合使用。
然而市面上各种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时并未解决现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装置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降低装置的通用性;装置长时间转动调节,摩擦力增大,降低装置的调节效率;还有调节件U形支撑架长时间使用,表面落满灰尘,无法对其进行清洁,进而缩短U形支撑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能解决现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装置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降低装置的通用性;装置长时间转动调节,摩擦力增大,降低装置的调节效率;还有调节件U形支撑架长时间使用,表面落满灰尘,无法对其进行清洁,进而缩短U形支撑架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客车座椅安全带无线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安装板,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铰接件与安装板的前端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后端表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连接块的一侧表面与报警装置主体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U形支撑架,且U形支撑架滑动穿设于连接块的表面,所述U形支撑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支撑板,且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表面与安装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表面等距开设有五组卡槽,所述U形支撑架的底端一侧与卡槽相卡合;所述第一转轴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穿设有立板,且立板的末端延伸至U形支撑架的顶端内腔;所述立板位于放置槽内部的一侧表面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开设有四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珠,且滚珠与海绵块紧密贴合;所述立板位于U形支撑架内腔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与U形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立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挤压块,且挤压块贯穿于U形支撑架的表面,所述U形支撑架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固定套管,且固定套管位于挤压块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管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挤压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U形支撑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清洁毛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四角处均设置有防护套,且防护套卡接于报警装置主体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表面设置有防护盖,且防护盖通过螺栓与报警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端表面且位于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有四组警示灯,且四组所述警示灯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弓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弓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