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准缓存多态构建的协议格式快速编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8351.7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16/22;G06F16/245;H04L12/8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达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准 缓存 构建 协议 格式 快速 编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准缓存多态构建的协议格式快速编码的方法,包括数据编码策略,数据编码策略,配置有缓存指针数据库,缓存指针数据库内包含若干数据集,数据集内包含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数据编码策略包括数据编码算法,数据编码算法,获得数据子包、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得到对应的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将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分别指向的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和第三编码数据复制到数据子包的控制头部中的存储缓存区得到新的控制头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分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基准缓存多态构建的协议格式快速编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协议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TCP/IP是因特网的正式网络协议,是一组在许多独立主机系统之间提供互联功能的协议,规范因特网上所有计算机互联时的传输、解释、执行、互操作,解决计算机系统的互联、互通、操作性,是被公认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国际工业标准。TCP/IP是分组交换协议,信息被分成多个分组在网上传输,到达接收方后再把这些分组重新组合成原来的信息。
在软件处理协议数据时,通常需要将待发送文件分为若干个数据子包,并且将每个数据子包分为控制头部和实际数据。以100MB文件为例,TCP一个数据子包的有效负载以1400字节计算,需要发送100x1024*1024/1400=74898个数据子包。每个数据子包为了实现断点续传、流量控制、权限控制等传输条件,会将断点续传、流量控制、权限控制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第三编码数据等编码数据加入到相应的控制头部中的存储缓存区形成新的控制头部。如何快速、准确地将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第三编码数据等编码数据复制到相应的控制头部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准确地将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第三编码数据等编码数据复制到相应的控制头部中的基于基准缓存多态构建的协议格式快速编码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基准缓存多态构建的协议格式快速编码的方法,包括数据编码策略,
数据编码策略,配置有缓存指针数据库,缓存指针数据库内包含若干数据集,数据集内包含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第一缓存指针根据断点续传条件获得并指向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缓存指针根据流量控制条件获得并指向第二编码数据,第三缓存指针根据权限控制条件获得并指向第三编码数据;
数据编码策略包括数据编码算法,
数据编码算法,获得数据子包、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以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为索引在缓存指针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对应的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将第一缓存指针、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分别指向的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和第三编码数据复制到数据子包的控制头部中的存储缓存区得到新的控制头部。
作为优选,根据数据库建立算法建立缓存指针数据库,
数据库建立算法,获得不同传输环境下的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并将其进行排列组合得到缓存指针数据库内的若干数据集,根据断点续传条件编辑得到对应的第一缓存指针和第一缓存指针指向的第一编码数据;根据流量控制条件编辑得到对应的第二缓存指针和第二缓存指针指向的第二编码数据;根据权限控制条件编辑得到对应的第三缓存指针和第三缓存指针对应的第三编码数据。
作为优选,数据库建立算法中,根据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在数据集中的排列顺序编辑得到一级优先信息、二级优先信息和三级优先信息,并根据断点续传条件、流量控制条件和权限控制条件在数据集中的排列顺序将一级优先信息、二级优先信息和三级优先信息分别与第一编码数据、第二编码数据和第三编码数据进行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鸿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