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流程在线公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8327.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潮缤;刘诗慧;林银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8 | 分类号: | G06Q50/18;G06Q20/38;G06F21/60;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在线 公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公证的数据交互方法及在线公证系统,该实现在线公证的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公证系统将需要保存的原始数据保存在自身内部;将原始数据的哈希值与合同的日志文件节点信息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保全至第一联盟区块链上;将加密所需密钥使用公钥加密并保全至第二联盟区块链上;核验时,公证系统将两条联盟区块链上保全的数据分别解密,将第一联盟区块链上的数据重新生成加密密钥并与解密后的原始密钥进行同源性比对;该在线公证的线上系统,包括企业线上业务平台和公证系统,二者采用上述的数据交互方法进行数据交互。通过将数据和密钥分别保存在两条联盟区块链上,可以降低公证系统出证时数据的传输次数,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在线公证的数据交互方法及在线公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线上业务的全面开花,这也意味着线上电子业务将会海量增长。电子业务也就是电子数据,一般都具有容易被删除和修改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导致了企业在开展线上业务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如用户否认或抵赖自己过去的操作和签订行为、质疑企业的电子数据被修改过、电子身份的真实性等情况。
普通存证业务是指企业电子合同平台本地保存电子数据的过程,属于单一结果的自证证据,一旦产生纠纷,企业须配合出示原始电子数据,经由公证等机构取证、固证、鉴定之后,出具相关证明才能成为有效证据,从而得到法院的认可。然而传统的线下事后公证,不但响应时间长、保全证据成本高,并且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考究。
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公证系统,采用区块链哈希存证技术,对数据依次进行加密储存,有效解决了上述自证难,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但仍存在加密解密过程中因为数据传输次数过多,可能造成数据泄露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在线公证的数据交互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应用的全流程在线公证系统,通过采用特定的加密存储方式,降低解密过程中数据传输次数,从而进一步规避数据泄露风险,保障合同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在线公证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存储的原始数据作为隐私数据保存在公证系统之中;
2)对于需要存储的原始数据的哈希值和日志文件的节点信息采用指定的随机数据转换方法生成加密密钥;
3)使用加密密钥对原始数据的哈希值与日志文件节点信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数据依次上传至公证系统第一联盟区块链存储;
4)将用于数据加密所需的加密密钥通过公证系统内的公钥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密钥依次上传至公证系统第二联盟区块链存储;
5)当需要进行数据比对时,公证系统将公证第一联盟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解密,通过加密之前确认的密钥生成算法生成密钥,与公证第二联盟区块链上已保全的对应密钥进行同源性比对。
基于该方法应用的全流程在线公证系统,包括企业线上业务平台,公证系统,二者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提供的专用接口联系起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用户办理业务:用户从企业线上业务平台调用相应的接口向公证系统提出办理业务申请,企业线上业务平台生成业务办理请求的日志文件1,公证系统根据申请创建业务流程,并保存日志文件1的节点信息,向企业线上业务平台实时反馈相应的业务标识(id)及日志文件1保全成功的信息;
2)企业线上业务平台根据业务需求调用存证接口保存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所有节点信息(2~n,n=2),直至业务完成。在业务完成后向公证系统提交归档请求,由公证系统实时保全并归档,并反馈结果至企业线上业务平台;
3)生成电子保全函:业务归档后,公证系统基于之前保全的各个日志文件节点信息生成相应的电子数据保全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
- 下一篇:函道倾转旋翼飞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