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322.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尉武杰;夏立峰;蒋平灶;袁继尧;章坚翘;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卢艳雪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耐热 试验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包括进气管路组件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组件用于连接芯体的入口,所述出气管路用于连接所述芯体的出口;还包括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用于将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常规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试验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中冷器的一项可靠性指标为耐冷热循环试验。车辆在低温天气下,从开始启动到正常开车,中冷器经受低温到高温的热疲劳损伤,冷热循环试验是评价中冷器承受损伤的次数,是用来衡量产品性能好坏的指标。
常规的中冷器冷热循环试验的试验步骤依次为:通入高温空气、高温保持、通入室温空气、低温保持;此为一个循环,持续试验直至达到要求的次数或者产品失效。
常规试验方法试验周期长,一轮试验下来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会极大的影响产品研发周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常规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试验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及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包括进气管路组件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组件用于连接芯体的入口,所述出气管路用于连接所述芯体的出口;
还包括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用于将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降温装置为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多个喷头,以及为各所述喷头供水的水泵,各所述喷头用于布置在所述芯体的上方。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喷淋系统喷出的常温水滴比较分散,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需降温部位,进而比较容易发现更容易失效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降温装置为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用于面向所述芯体设置。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空气对芯体降温,冷却介质容易获取,且不会形成潮湿的试验环境,不会因环境潮湿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可选地,所述降温装置为水箱,所述水箱内用于放置常温水以及所述芯体。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水箱中芯体能够被完全被水包裹,能够较快的达到降温目的。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路组件包括换向阀,以及与该换向阀连接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连接管路,在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装有气体加热装置,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芯体的入口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将温度高于室温的高温空气通入到芯体内时,操作换向阀使第一管路与连接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与连接管路之间不连通,当需要将室温空气通入芯体内时,操作换向阀使第二管路与连接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与连接管路之间不连通。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均安装有调节阀和流量计。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中冷器耐热试验方法,应用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中冷器耐热试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循环执行模拟步骤直到获取中冷器耐热试验的试验结果;
其中,所述模拟步骤包括:向所述芯体内通入温度高于室温的高温气体,并在芯体内形成温度高于室温的高温环境后,停止通入高温气体;向所述芯体内通入室温气体并将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向所述芯体内通入室温气体并停止应用冷却介质。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芯体内通入室温气体并将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中,所述向所述芯体内通入室温气体与所述将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为同时开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