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基两步法烧结的陶瓷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8058.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宽;吕瑞斌;张元赏;梁莎;张力;陈烨;丁得龙;李喜龙;郑俊杰;李星吾;施园;胡敬平;肖可可;侯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3/132;C04B33/13;C04B33/135;C04B33/3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灰基两 步法 烧结 陶瓷 透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保陶瓷和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两步法烧结的陶瓷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类粉煤灰、尾矿加水混合均匀,通过造粒机制备为泥料颗粒;(2)将泥料颗粒压制成型得到湿坯;(3)将湿坯自然陈化,烘箱干燥制备为干坯;(4)将干坯使用两步法烧结,第一次烧结是在400‑600℃烧结10‑50min,然后第二次烧结是在1000‑1400℃烧结1‑2h,即可获得粉煤灰基陶瓷透水砖。本发明制备的粉煤灰陶瓷透水砖质量较轻,耐久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透水路面及广场的铺设,能够带来良好的环保及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陶瓷和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基两步法烧结的陶瓷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SiO2、Al2O3、CaO、Fe2O3等氧化物,成分与粘土类似,且颗粒粒度细,因此可以不经预处理便可用作陶瓷制备。根据粉煤灰中CaO含量的高低可将粉煤灰分为C类粉煤灰(CaO10%)和F类粉煤灰(CaO10%),其中C类粉煤灰除了具备火山灰性质,还显示出胶凝特性,具有一定的水硬特性。随着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及推行,透水砖的制备及生产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当前的透水砖包含烧结与非烧结两种,烧结透水砖中,以陶瓷透水砖的性能为最优。然而陶瓷透水砖的制备原料贵,生产成本较高。使用适合烧结的粉煤灰作为陶瓷透水砖的低成本原料,能够极大的节约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成本,既能达到消纳粉煤灰的目的,还能带来丰富的经济与环保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CN107619297A公开了一种尾矿陶粒轻质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利用15-25wt%粉煤灰与尾矿、煤粉混合烧结成陶粒,然后以陶粒为骨料,添加30wt%水泥及硅灰等材料养护得到陶瓷透水砖。该技术方案需要先烧制粉煤灰陶粒,然后利用水泥养护制备透水砖,两步法制作工艺复杂,粉煤灰掺量低于25wt%,且需要水泥和硅灰等外加剂。
CN106116508A公开了一种利用市政污泥为造孔剂生产防堵烧结透水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利用60wt%粉煤灰,10wt%粘土,30wt%市政污泥粉末,充分混合后压制成型,烧结保温4h得到抗压强度35MPa,透水系数1.2×10-2cm/s的透水砖。这种利用市政污泥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有机物挥发造孔的原理,制备出的透水砖孔径较小,透水系数不高,仅能达到标准中B类透水砖的要求。
CN107141009A公开了一种采用造粒工艺制备陶瓷透水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将大粒径的制砖原料破碎为制砖粉料进而造粒,或将大粒径的制砖原料作为母球颗粒,在母球表面包裹配料再进行造粒,造粒过程中需要加入粘结剂、助熔剂等。筛分制备所得颗粒后,仅取较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范围外的颗粒破碎后重新制粒。这种方法造粒工艺繁琐,严格筛选窄粒度分布制砖颗粒用于透水砖制备,导致重复造粒,原料转化效率低下;使用了大量的粘土为粘结剂,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采用一步烧结制度,易造成产品开裂,产品合格率降低。
综上,现有技术仍需要一种既能够大量利用粉煤灰、成品性能优良、且操作简单易行的低成本陶瓷透水砖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基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提供了以C类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具备一定塑性的一种或几种尾矿类材料作为粘结剂,加水混合均匀后在挤出滚圆机中造粒,然后压制成型,陈化干燥后采用两步法烧结制度,得到性能优良的高掺量粉煤灰基陶瓷透水砖。本发明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粉煤灰基两步法烧结陶瓷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C类粉煤灰、尾矿加水混合均匀,通过造粒机制备为泥料颗粒;
(2)将泥料颗粒压制成型得到湿坯;
(3)将湿坯自然陈化,烘箱干燥制备为干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磨削机构用推动式磨削传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