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及漏电流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7834.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胡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19/00;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方宁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漏电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分别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对应为火线进线,第二接线端对应为火线出线;互感器,该互感器的一次侧具有两个输入端,该互感器套接在第二导电片上,该二导电片对应连接互感器一次侧的一个输入端,该互感器一次侧的另一个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三导电片,第三导电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该第三接线端子对应连接零线进线,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能表内的计量芯片。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检测系统进行漏电流检测的方法。该检测系统的结构简单,通过互感器的感应电动势即可判断出是否有漏电流产生,检测过程简单且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及漏电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按国、南网技术规范,电能表未考虑居民用户电器接地、漏电等可能引起的安全事故问题,目前电能表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靠漏电保护继电器来执行。漏电保护继电器是指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当主回路有漏电流时,由于辅助接点和主回路开关的分离脱扣器串联成一回路,因此辅助接点接通分离脱扣器而断开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等,使其掉闸,切断主回路。辅助接点也可以接通声、光信号装置,发出漏电报警信号,反映线路的绝缘状况。目前,漏电保护器一般由居民用户自行采购安装,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品牌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2、成本较高;3、体积较大,安装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申请号为CN201710673712.3(申请公布号为CN10762358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漏电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通信标准;2)在面向对象协议标准下,利用采集监控类对象的普通采集方案对象,把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和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操作封装起来;3)根据封装的数据来计算分析漏电流情况,实现漏电流的检测。该方案同时读取所有相关的数据,不存在时间差;大大提高了计算漏电流的准确性,减少漏电流的计算误差。但该方法中需要根据智能电能表中与判断漏电流相关的数据与集中器读取智能电能表的封装数据来计算分析漏电流情况,该方法中的漏电流检测方法操作复杂且计算数据量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检测过程简单的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进行漏电流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漏电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对应为火线进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对应为火线出线;
互感器,该互感器的一次侧具有两个输入端,该互感器套接在第二导电片上,该二导电片对应连接互感器一次侧的一个输入端,该互感器一次侧的另一个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三导电片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该第三接线端子对应连接零线进线,所述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能表内的计量芯片,用于通过计量芯片采集互感器二次侧感应的漏电流。
具体的,所述互感器的一侧还连接有第四导电片,所述第四导电片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接线端子,所述第四接线端子对应为零线出线。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表内设有MCU,所述MCU与计量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MCU还连接有报警模块,用于在计量芯片采集的漏电流采样值大于MCU内设置的漏电流报警预设值时控制该报警模块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MCU与继电器相连接,用于在计量芯片采集的漏电流采样值大于漏电流拉闸预设值时控制该继电器进行拉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