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861.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城;樊星;高昊;李鑫;吴淞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7;G02F1/1334;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防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调光层以及光定向层,所述光定向层与所述液晶调光层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光定向层限定经过所述光定向层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所述液晶调光层可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或者账户交易等操作,在上述操作进行过程中,操作者经常需要在电脑、手机、自动柜员机、自动取票机等显示设备上输入个人信息,从而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因此,显示设备的防偷窥性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移动显示产品,人们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通常是在显示屏幕表面贴附防窥膜,以使显示信息可以在固定的可视角范围内被阅读,即处于防窥状态。但当显示信息需要与别人共享时,上述显示装置无法实现该项功能,即切换至共享状态。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借助于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透明态和散射态的切换,当液晶显示装置与防窥膜结合时可实现防窥与共享两种显示状态的切换。对于常规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在无外界条件作用下只有一种稳定状态,另一种状态需要提供持续的电压来进行维持,这将导致其能耗较高。同时,防窥膜的成本较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较低、防窥膜与液晶显示装置结合得到的可切换防窥显示装置较厚,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限制防窥显示的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调光层以及光定向层,所述光定向层与所述液晶调光层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光定向层限定经过所述光定向层后的光线的出射角度,所述液晶调光层可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调光层至少包括第一高分子网络骨架以及液晶,所述液晶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分子网络骨架中,所述第一高分子网络骨架用于在所述液晶调光层处于零电场时,维持所述液晶在所述液晶调光层中的排列角度,以使所述液晶调光层维持在透明态或散射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调光层还包括可聚合染料,所述可聚合染料在所述液晶调光层中的掺杂浓度为0.1%-1%。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定向层至少包括第二高分子网络骨架以及可聚合染料,所述可聚合染料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分子网络骨架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定向层还包括液晶,所述液晶在所述光定向层中的掺杂浓度为1%-1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密封层形成盒状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透明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形成低频电场,所述液晶调光层呈透明态;或者,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形成高频电场,所述液晶调光层呈散射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前述的防窥显示装置,所述防窥显示装置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幕和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复用为所述防窥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窥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