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6849.X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辛力;史生志;杨琦;曾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022;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楼梯 结构 预制 整体 式隔震 支座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及施工方法,包括支座基体以及置于支座基体内的柔性变形体和连接组件,柔性变形体包括隔震橡胶以及设置在隔震橡胶周围的预留变形区;柔性变形体的结构为L形体;连接组件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内与隔震橡胶相连,并与柔性变形体和支座基体预制成一体;连接组件另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外部;柔性变形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隔震橡胶上表面处和下表面处的钢板,所述连接组件通过钢板与隔震橡胶相连。本发明施工节点连接简单、装配率高、隔震支座与楼梯形成混凝土和钢筋相结合的框架结构,稳定性好、抗震设防烈度能达到6‑8度,隔震级别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板式楼梯的结构中,楼梯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空间刚度,在传统的框架结构楼梯设计中,板式楼梯的梯板一般仅按照单向受弯构件设计,但在地震作用中板作为斜向支撑构件承受轴力和剪力,因此梯板与梯梁连接处应力较大。一般需要在上层梯板与下层梯梁之间设置支座,用于将剪力和弯矩释放,减小梯板的受力,起到抗震的作用。目前。楼梯抗震支座的安装方式常采用装配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有混凝土和钢结构两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但其技术层面尚存在建筑体型受限、装配率低、节点连接复杂、抗震性能差的缺点;而钢结构为工厂加工、现场安装、工业化程度较高,建造、维护费用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楼梯隔震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楼梯隔震支座出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及施工方法,施工过程节点连接简单,装配率高,稳定性好,隔震支座与楼梯形成混凝土和钢筋相结合的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能达到6-8度,隔震级别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包括支座基体以及置于支座基体内的柔性变形体和连接组件;所述柔性变形体包括隔震橡胶以及设置在隔震橡胶周围的预留变形区;所述柔性变形体的结构为L形体;所述连接组件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内与隔震橡胶相连,并与柔性变形体和支座基体预制成一体;所述连接组件另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变形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隔震橡胶上表面处和下表面处的钢板,所述连接组件通过钢板与隔震橡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紧固件以及支座连接钢筋;所述支座连接钢筋的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内且通过紧固件与钢板相连,并与支座基体预制成一体;所述支座连接钢筋的另一端置于支座基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连接钢筋包括梯梁段连接钢筋以及踏步段连接钢筋;所述梯梁段连接钢筋一端通过紧固件与隔震橡胶下表面处的钢板相连,所述梯梁段连接钢筋另一端伸出支座基体外部;所述踏步段连接钢筋一端通过紧固件与隔震橡胶上表面处的钢板相连;所述踏步段连接钢筋另一端伸出支座基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是螺栓或锚筋。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的直径≥8mm,所述紧固件的高度≥80mm。
一种用于楼梯结构的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置于下部楼梯梯梁和上部楼梯踏板之间,连接组件分别与下部楼梯梯梁和上部楼梯踏板最低端踏步板连接;
2)在上部楼梯踏板最低端踏步板、预制整体式隔震支座和下部楼梯梯梁的周围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养护成型完成施工,整体式隔震支座分别与下部楼梯梯梁和上部楼梯踏板形成混凝土和钢筋相结合的框架结构,隔震橡胶和预留变形区对楼梯起到稳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过程是,伸出支座基体外部的梯梁段连接钢筋置于下部楼梯梯梁内;伸出支座基体外部的踏步段连接钢筋置于上部楼梯踏板最低端踏步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