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331.6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亮;毛志才;张琦;夏林仙;马豹;黄正富;李文华;何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H02J3/46;H02J3/14;H02J3/28;H02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74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阶段 调度 电压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本发明以需求响应参与负荷峰谷调节产生的让利成本、火电的运行成本、储能的运行成本构建日前调度优化目标,通过弃光成本、负荷调峰成本、系统电压偏移惩罚构建日内调度优化目标,构建日前、日内两阶段调度模型;调度模型进行二阶锥松弛得到松弛后约束模型后,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日前预测功率方案和日内实际出力方案。本发明优点在于,需求响应参与调度可以提升调度方案的经济性,调度模型中考虑弃光惩罚可以提升光伏有功利用率、降低非主动切负荷损失,客观提升配电网可靠性。两阶段的调度方案可以有效应对光‑荷等不确定因素,实现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兼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属于电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网架结构薄弱,设备老化和运行环境复杂,县域配电网末端低电压现象突出,因地制宜地应用光伏发电治理末端电压问题,即有利于精准扶贫,又能降低电网治理,实现双赢。但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高,低电压治理和光伏并网导致配电网功率波动平抑的矛盾凸显。因此,有必要设计更加灵活的调度策略实现低电压治理。
传统的调度方案中,通常对满足上网标准的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其产生的功率波动由配网火电机组进行消纳,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高,这种调度方式导致了调度成本的增加。部分文献研究证明了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电力公司通过制定分时电价,引导用户进行负荷削峰填谷从而降低配电网的低电压治理成本,以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此类文献多采用峰平谷的定价模式,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不够灵活,限制了需求侧响应的能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两阶段调度的低电压治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阶梯式弹性负荷模型,计算阶梯电价对应的需求响应率,进一步计算弹性负荷的不确定负荷需求;
步骤2:通过需求响应参与负荷峰谷调节产生的让利成本、火电的运行成本、储能的运行成本构建日前调度优化目标,通过弃光成本、负荷调峰成本、系统电压偏移惩罚构建日内调度优化目标;
步骤3:通过传统火电机组功率约束、传统火电机组爬坡约束、传统火电机组备用约束、储能装置能量约束、储能装置爬坡约束、储能装置备用约束、储能充放电约束、需求响应用户节约电费约束、需求响应用户满意度约束构建日前调度约束模型,通过功率平衡约束、支路电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构建交流约束模型,通过新增火储容量机会约束、新增支路容量越限机会约束构建日内调度约束模型;
步骤4:将交流约束模型进行二阶锥松弛得到松弛后约束模型,日前调度优化目标根据日前调度约束模型,求解使日前整体调度成本即负荷峰谷调节产生的让利成本、火电的运行成本和储能的运行成本最低的调度方案,模型松弛后约束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日前阶段的预测功率方案;日内调度优化目标根据日内调度约束模型,求解日内再调整成本即弃光成本、负荷调峰成本、系统电压偏移惩罚最小的调度方案,松弛后约束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日内实际出力方案;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构建阶梯式弹性负荷模型为:
式中,PDN,t是t时刻弹性负荷的有功需求,A为价格系数,是t时刻的阶梯电价,ε是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取为-0.212;
制定level个阶梯电价,第p个价格水平记为Lp,且p∈[1,level];
步骤1计算不同阶梯电价对应的需求响应率为
式中,Lbase为基准价格,Pbase为基准负荷响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