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6316.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剪元香;夏春;周汉生;郑运洪;郑开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12 | 分类号: | G01C1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艳姣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 液压 提升 垂直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包括:标线仪、自适应平衡台、矩形外架、测距仪和反馈标板,反馈标板包括标尺、摄像头。自适应平衡台包括旋转架、平台、旋转轴和支座,能使标线仪保持水平。矩形外架连接在钢绞线上,反馈标板连接在矩形外架一侧,自适应平衡台连接在钢架上面对反馈标板。检测方法包括:安装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安装反馈标板和自适应平衡台以及标线仪;钢绞线垂直度检测。本发明通过自适应平衡台搭载标线仪完成垂线的投射,通过在液压提升机的钢绞线上安装多个反馈标板与标线仪投射的垂线进行比对,实时检测钢绞线的垂直度,当牵引力对钢绞线垂直度造成影响时,及时调整吊机牵引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轧机牌坊拆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绞线液压提升机是以集群千斤顶为执行机构,液压泵站为动力设备,以钢绞线悬挂承重,利用千斤顶上、下夹持器交替动作和千斤顶活塞与油缸沿钢绞线的相对运动,使重物上升或适量下降的液压提升设备。通常,钢绞线的数量越多,起重量越大,提升时需保持钢绞线垂直才能保证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然而,在钢厂改造项目的大型轧机牌坊拆除施工中,首先采用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将牌坊从设备地坑基础内垂直吊起,超过地坪后在牌坊底部增加轨道车或吊机进行组合吊装,逐步将牌坊从垂直状态翻转成水平状态,钢绞线受轨道车或吊机的牵引会造成部分钢绞线松弛,其它钢绞线超载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实时检测钢绞线的垂直度,当牵引力对钢绞线垂直度造成影响时,及时调整轨道车或吊机牵引状态,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绞线受轨道车或吊机的牵引会造成部分钢绞线松弛,其它钢绞线超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检测钢绞线的垂直度,从而及时调整。
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标线仪、自适应平衡台、至少两个外架、与外架数量相适应的测距仪和至少一套反馈标板,每套包括两个反馈标板;所述外架连接在钢绞线上且沿钢绞线分布,自适应平衡台包括旋转架、平台、旋转轴和支座,标线仪连接在平台上,平台连接在旋转架上,旋转架通过旋转轴可活动连接在支座上,支座连接在水平支撑上,自适应平衡台能使标线仪始终保持水平;所述反馈标板包括标尺、摄像头,标尺连接在外架上面对标线仪的一侧,标线仪的垂线能投射到标尺上且平行于标尺的刻度,摄像头连接在外架上面对标尺处,测距仪连接在外架外表面。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所述旋转架包括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滚动体连接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使两者能相对转动,外圈通过旋转轴与支座可活动连接,平台连接在内圈上。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所述外架还包括定位栓,所述定位栓包括套管、左杆体、右杆体和顶丝,套管展开的外边缘分别连接有左杆体和右杆体,套管合拢后,整个包裹住钢绞线,左杆体和右杆体合并为一个整丝杆,以便穿过外架采用螺母固定,套管上螺纹连接有顶丝,以便顶紧钢绞线。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所述自适应平衡台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连接在平台底部。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所述自适应平衡台还包括吊架,吊架为U形结构,上部的两个端部通过吊架螺栓与平台连接,U形结构的底部连接有吊杆,吊杆上套穿多个配重,吊杆的端部刻有螺纹,通过配重螺母托住配重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所述标尺为带有刻度的尺板,采用荧光涂层。
上述的一种钢绞线液压提升机垂直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外接支架,所述外接支架水平连接在两个塔架上,且所述标线仪和自适应平衡台有两个,第一自适应平衡台连接在水平支撑上,第二自适应平衡台连接在外接支架上,所述反馈标板有两套,第一套反馈标板面对第一自适应平衡台的标线仪,第二套反馈标板面对第二自适应平衡台的标线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