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5366.8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苏世虎;李兴;朱慧云;于江波;胡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组件相互拼接形成的背光组件阵列、第一导光膜以及多个补光源;所述第一导光膜位于相邻所述背光组件的拼接处;所述补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导光膜的至少部分侧边;所述补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导光膜的侧边。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背光组件拼接处发暗的问题,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多个灯板进行拼接以形成大尺寸的背光源,灯板的边缘容易产生翘曲、不平整、断裂、光阶段、裁切黑边等问题,导致灯板在拼接处产生暗线,因此拼接处的发光亮度与正常发光区域的亮度不同,影响背光模组出光亮度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背光组件拼接处发暗的问题,提高背光模组出光亮度的均匀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多个背光组件相互拼接形成的背光组件阵列、第一导光膜以及多个补光源;
所述第一导光膜位于相邻所述背光组件的拼接处;
所述补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导光膜的至少部分侧边;所述补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导光膜的侧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背光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背光组件的拼接处设置第一导光膜,在第一导光膜的至少部分侧边设置补光源,且补光源的出光面朝向第一导光膜的侧边,补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至第一导光膜的侧面,经第一导光膜传导后出射,使补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从相邻背光组件的拼接处射出,因此能够提高相邻背光组件的拼接处的发光亮度,进而降低拼接处的发光亮度与非拼接处区域的亮度差异,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沿剖面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沿剖面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导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5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