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5248.7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芝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洁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碳包覆 sns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以下配方原料:三聚氰胺、对二苯甲醛、表面活性剂、硼酸、SnS2负载氧化石墨烯。该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乙醇胺接枝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具有很强的极性和化学亲和性,使纳米SnO2均匀紧密地附着到氧化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上,热裂解氢化和硫化,使SnS2均匀的分散和负载氧化石墨烯上,避免了SnS2的团聚和结块,同时使SnS2牢牢地固定在石墨烯片层,硼掺杂介孔碳增加了表面上的缺陷和活性位点,在内部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为钠离子的传输提供了传输通道,同时避免了SnS2以及产生多硫化物溶解到电解液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钠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由于钠离子比锂离子更大,所以对重量和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时,钠离子电池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品,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很多优点如钠盐原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由于钠盐特性,允许使用低浓度电解液来降低成本;钠离子不与铝形成合金,负极可采用铝箔作为集流体来节约成本;钠离子电池无过放电特性,允许钠离子电池放电到零伏。
目前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如炭黑、碳纤维、石墨烯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锡、氧化锑等、过渡金属硫化物如二硫化钛、二硫化钼等,其中SnS2具有相对较弱的Sn-S键,在反应动力学上可以更加地进行嵌钠和脱钠反应,SnS2类负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循环可逆性和库伦效率,但是SnS2负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较差,抑制了电荷和钠离子的传输和扩散,并且SnS2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的多硫化物溶液被电解液溶解,导致电极材料基体损耗甚至分解,降低了负极材料的比电容和可逆容量。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法,解决了SnS2负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SnS2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的多硫化物溶液被电解液溶解,导致电极材料基体损耗甚至分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孔碳包覆SnS2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24-32份三聚氰胺、6-8份对二苯甲醛、1-2份表面活性剂、15-22份硼酸、34-54份SnS2负载氧化石墨烯。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优选的,所述SnS2负载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瓶中加入蒸馏水、氧化石墨烯和二乙醇胺,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13-14,搅拌均匀后,将反应瓶置于超声分散仪中,在50-70℃下进行超声分散处理1-2h,将溶液转移进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并置于反应釜加热箱中,加热至140-160℃,反应4-6h,将溶液真空干燥除去溶剂,使用蒸馏水洗涤固体产物,制备得到二乙醇胺接枝的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芝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芝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5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不湿
- 下一篇:一种钛酸锶钡-聚偏氟乙烯共聚物铁电材料及其制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