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品运输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4838.8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同友 |
| 主分类号: | G05D21/00 | 分类号: | G05D21/00;G01N33/18;G01D21/02;G06F17/11;G06K9/00;G06T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水产品 运输 环境 智能 监测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品运输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包括鱼群种类图像采集分类模块、运输鱼群密度分析模块、水体溶氧量分析统计模块、运输环境水质检测模块、水质波动检测模块、水质波动分析模块、参数数据库、总控服务器、充氧模块、显示终端和语音提示终端,本发明通过对运输车内的鱼群进行图像采集,获取鱼群的种类及密度,进而得到水箱内所有鱼需要的综合水溶氧量,再对水质参数和水质波动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运输环境适宜度系数和运输水质波动系数计算,实现对水产品运输环境的监测调节,保障了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因运输环境的恶化导致水产品受伤和死亡率,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鲜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品运输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鱼类等水产品大量上市季节来临,水产品流通领域日益活跃,但是水产品有别于其他农副产品,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暂养密度高,运输时间长,路途颠簸、缺乏足够的水处理设备,水质极易恶化,进而造成水产品受伤和死亡,因此对水产品运输环境进行监测调节对提高水产品鲜活度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品运输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分析,获取运输鱼群的种类及密度,进而得到水箱内所有鱼需要的综合水溶氧量,再对水质参数和水质波动参数进行检测,并进行运输环境适宜度系数和运输水质波动系数计算,实现对水产品运输环境的监测调节,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了的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品运输环境智能监测调控系统,包括鱼群种类图像采集分类模块、运输鱼群密度分析模块、水体溶氧量分析统计模块、运输环境水质检测模块、水质波动检测模块、水质波动分析模块、参数数据库、总控服务器、充氧模块、显示终端和语音提示终端,所述运输鱼群密度分析模块与鱼群种类图像采集分类模块连接,水体溶氧量分析统计模块与运输鱼群密度分析模块连接,总控服务器分别与运输环境水质检测模块、参数数据库、充氧模块、显示终端和语音提示终端连接,水质波动分析模块分别与水质波动检测模块和总控服务器连接;
所述鱼群种类图像采集分类模块用于利用图像采集识别技术对运输水箱中的所有鱼群进行种类识别,其包括水箱水体区域划分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和图像对比分类模块,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模块与水箱水体区域划分模块连接,图像对比分类模块与图像采集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水箱水体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水箱水体区域的深度采用等距离划分方式,将水箱水体区域划分为若干深度子区域,各深度子区域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h....n;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包括若干高清水下摄像头,其均匀安装在各深度子区域位置,用于同时对各深度子区域内的鱼群图像进行拍摄,获取各深度子区域鱼群图像,并对获取的深度子区域鱼群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和高清滤波处理,得到各深度子区域高清鱼群图像,构成子区域高清鱼群图像集合P(p1,p2,...,ph,...,pn),ph表示为第h个深度子区域鱼群图像;
所述图像对比分类模块将得到的子区域高清鱼群图像集合中每个深度子区域高清鱼群图像进行鱼数量获取,并对每条鱼进行鱼种类外形特征抓取,同时将抓取的各深度子区域中每条鱼的种类特征与参数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类鱼的外形特征进行对比,得到整个水箱水体区域中装载的每条鱼所属种类,统计属于同一种类鱼的鱼数量,进而获取整个水箱水体区域中装载的鱼种类数,以及各种类鱼对应的鱼群数量,构成鱼群种类数量集合W(w1,w2,...,wj,...,wm),wj表示为第j种鱼类对应的鱼群数量,图像对比分类模块将获得的鱼群种类数量集合发送至运输鱼群密度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同友,未经刘同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