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3265.7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厚朝;马文荣;兰勇;张挺;张忠伦;李连方;邓存俊;吴海波;陈南兵;孟爱英;谭忠才;曾祥军;李芝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23/01;E02D17/20;C04B28/00;C04B38/02;C04B3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550007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近 泡沫 混凝土 填筑高 路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路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除邻近既有基底,在邻近既有基底和新建路基区域分别填筑A、B组料;S2:采用全站仪对填筑A、B组料的基底进行测量,计算横断面面积,在路堤边坡上标注出浇筑高度位置;S3:在既有线路堤边坡挖台阶,并预埋联结钢筋;S4:在新建路基和既有线路堤边坡一并分层浇筑泡沫轻质混凝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邻近高铁既有路堤高边坡与新建路基填筑整体性的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 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邻近高速铁路路基泡沫轻质砼帮填没有相应施工工程可借鉴,邻近高 铁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技术、工艺工法等均未成熟,处于探索和研究阶 段,因此需要对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相关工艺进行研 究。邻近高铁路堤高边坡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过程中,泡沫轻质混凝土与 既有坡面连接较困难,不同于一般地段填筑,不用考虑与既有线连接与沉 降不同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邻 近高铁既有路堤高边坡与新建路基填筑整体性的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 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邻近高铁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高路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除邻近既有基底,在邻近既有基底和新建路基区域分别填筑A、 B组料;
S2:采用全站仪对填筑A、B组料的基底进行测量,计算横断面面积, 在路堤边坡上标注出浇筑高度位置;
S3:在既有线路堤边坡挖台阶,并预埋联结钢筋;
S4:在新建路基和既有线路堤边坡一并分层浇筑泡沫轻质混凝土。
通过在既有线路堤边坡挖台阶,并设置联结钢筋,有效解决了填筑方 量大时与新建路基与既有坡面不易联结的问题,使得新建路基的泡沫轻质 混凝土与既有高铁路堤边坡同步均匀沉降。泡沫轻质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 度和良好的流动性,保证既有基底区域和新建路基区域填筑后的整体性, 进一步减少新建路基与既有线路堤边坡不均匀沉降的情况。通过封层浇筑 泡沫轻质混凝土,可保证泡沫轻质混凝土沉降后能得到上层泡沫轻质混凝 土的填充,保证泡沫轻质混凝土内层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相应地提高新 建路基侧和既有线路区域的整体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4中,浇筑泡沫轻质混凝土时,每隔 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充泡沫板,伸缩缝旁的泡沫轻质混凝 土内预埋钢筋,钢筋与泡沫板连接。伸缩缝能预留出泡沫轻质混凝土的伸 缩空间,保证泡沫轻质混凝土伸缩时路面不会损坏。伸缩缝的缝宽2cm,采 用高密度泡沫板填充,伸缩缝外表面铺设横向背贴式止水带。高密度泡沫 板采用φ16mm钢筋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错位。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预埋φ16mm钢筋,沿伸缩缝方向间距1m,伸缩缝两侧各1根,预埋长度视帮填 高度而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进行配制:水泥410~430份、水246~258份、发泡剂490份。根据该配 比配置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密度为700级,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0Mpa。 通过精确配置该泡沫轻质混凝土,可保证路基的强度,并保证经济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进行配制:水泥479~499份、水287~299份、发泡剂450份。根据该配 比配置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密度为800级,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6Mpa。 通过精确配置该泡沫轻质混凝土,可保证路基的强度,并保证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节能触变媒可降解砂浆
- 下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的生态分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