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3047.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霞;杨琪;叶舒蔚;杨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H01M50/531;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机构 | ||
极耳成型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极片托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极耳定位组件,用于检测极片上的极耳;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极耳成型组件,极耳成型组件位于极耳定位组件之后;极耳成型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一极耳成型模、第二极耳成型模及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固定座直接或间接与安装板相连,第一极耳成型模和第二极耳成型模相对设置,用于对位于两者间的极耳模压成型,第一极耳成型模和/或第二极耳成型模在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可相互压合或相分离。本发明利用极耳成型组件对极片上的极耳压接圆弧,使极耳和极片紧密贴合,卷绕得到的电芯更为紧密,可以减少电芯变形、卷绕对齐度不良、电芯短路等生产不良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圆柱形纽扣式电池的极耳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纽扣式电芯卷绕机多为单体卷绕机或半自动卷绕机,在卷绕时,是将焊了极耳的正、负极片直接进行卷绕。由于极耳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加上不同型号的电芯尺寸各异,极耳所在位置也不尽相同,使得在卷绕电芯时,极耳所在位置的极片不能紧密贴合,极耳与极片(电芯)之间也不能紧密贴合,容易出现电芯变形、卷绕对齐度不良、电芯短路等诸多生产不良的状况,影响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极耳不能与电芯紧密贴合问题的极耳圆弧成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极耳成型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承托极片的极片托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极耳定位组件,所述极耳定位组件用于检测极片上的极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极耳成型组件,所述极耳成型组件位于所述极耳定位组件之后;所述极耳成型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极耳成型模、第二极耳成型模及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所述固定座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相对设置,用于对位于两者间的极耳模压成型,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和/或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在所述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可相互压合或相分离。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之间的压合面为弧形面。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的压合面上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成型槽,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的压合面上具有与所述成型槽相对应的成型突部,所述成型槽的竖截面形状和所述成型突部的竖截面形状为相互对应的弧形,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压合在一起时,所述成型突部和所述成型槽相互配合。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与所述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相连,并由所述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驱动、可相对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移动。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耳成型模可拆卸地与所述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极耳成型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极耳成型模驱动单元为气缸。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成型组件驱动单元,所述成型组件驱动单元与所述极耳成型组件相连,驱动所述极耳成型组件沿和极片走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成型组件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极耳成型组件与设置于丝杆上的丝杆螺母相连。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可调节托辊,所述可调节托辊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位置可调。
作为本发明极耳成型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极耳定位组件为光纤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3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乒乓球训练球台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PE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