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2403.X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喆;李川;彭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3/00;G01S17/93;G01S13/93;G01S19/42;G01G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感应 功能 无人驾驶 矿车 | ||
1.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包括底盘(1)、功能台(5)、驾驶座(10)、矿斗(11)和限位套(2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驾驶座(10),且驾驶座(10)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001),所述底盘(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功能台(5),且底盘(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矿斗(11),所述驾驶座(10)两端靠近矿斗(11)的一侧均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7),且液压伸缩杆(17)的输出端均与矿斗(11)连接,所述矿斗(11)的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601)固定有防护挡板(16),且矿斗(11)两端的顶部皆均匀安装有超声波雷达(15),所述底盘(1)底部靠近矿斗(11)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驱动轮(2),且底盘(1)底部靠近功能台(5)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有前轮(4),所述底盘(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柴油机(3),且柴油机(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驱动轮(2)连接,所述功能台(5)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无线信号输送模块(9),且功能台(5)远离驾驶座(10)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8),所述功能台(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GPS定位仪(7),且GPS定位仪(7)下方的功能台(5)内部设置有单片机(6),所述功能台(5)与驾驶座(10)之间的底盘(1)上安装有导向轴固定座(14),且导向轴固定座(14)的内部安装有导向轴(13),所述导向轴(13)的顶端固定有方向盘(12),且导向轴(13)外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限位槽(1301),所述功能台(5)靠近导向轴固定座(14)的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23),且减速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有角度传感器(24),所述减速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齿轮(25),且导向轴(13)外侧靠近齿轮(25)的位置处安装有传动齿盘(27),所述导向轴固定座(1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槽(1401),且旋转槽(1401)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座(28),所述旋转座(28)的顶端通过连接套(2801)与传动齿盘(27)连接,且传动齿盘(27)上方的导向轴(13)上设有限位套(26),所述矿斗(11)内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限定仓(19),且矿斗(1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2),所述矿斗(11)内部底端的边缘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减震弹簧(21),且减震弹簧(21)的顶端安装有载矿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仪(7)、激光雷达(8)、超声波雷达(15)和压力传感器(22)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柴油机(3)、液压伸缩杆(17)和减速电机(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9)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9)中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终端设备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形成一组通讯单元,无线信号收发模块(9)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终端设备中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形成另一组通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斗(11)底部远离驾驶座(10)一侧的两端均通过铰接座(18)与底盘(1)的顶部相铰接,且矿斗(11)通过螺栓与限定仓(19)构成可拆卸式结构设计,所述矿斗(11)的内侧壁与限定仓(19)的外侧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17)与驾驶座(10)和矿斗(11)之间均为铰接,且矿斗(11)的旋转角度为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无人驾驶运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矿斗(20)的顶部与限定仓(19)插接,且载矿斗(20)的侧壁形状与限定仓(19)内部形状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4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钛银杀菌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破裂充气式跳高垫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