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铸造自动浇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2221.2 | 申请日: | 2020-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山县众力索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9/04 | 分类号: | B22D39/04;B22D2/00;B22D46/00;B22D4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铸造 自动 浇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铁液浇筑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浇筑装置,包括有:轨道车,设置在浇筑模具顶部;限位锁紧器,设置在轨道车转辊两端外侧;测重架,竖直投影与轨道车重合设置在轨道车顶端;转动座,设置在测重架顶端;浇筑桶,外圆周面顶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连杆举升器,设置在测重架顶端且工作端与连杆举升器外圆周面底端固定连接,工作状态下,所述连杆举升器工作端升高举升浇筑桶底端一侧;引料斗,宽口朝向上竖直依次贯穿测重架和轨道车顶端;视觉检测摄像头,工作端竖直朝下设置在轨道车底端,所述视觉检测摄像头与引料斗同竖直面位于引料斗底端一侧,所述测重架和视觉检测摄像头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装置工作效率和精度高,安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液浇筑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具铸造自动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将液态的铁合金(俗称铁水)注入模中使之凝固成锭的工艺过程,绝大多数品种的铁合金生产为火法冶金过程,除铝热法、钨铁和真空固态脱碳法还原产品之外,铁合金的火法冶金过程最终都得到液态的铁合金,铸铁锅一般通过铁水浇筑成型进行生产。在钢铁水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将钢铁水浇筑到对应的模具上实现凝固和轧制,大多都是通过人工完成浇筑,人工浇筑的过程中效率极其的低下,安全性低,且一般同一批次的产品,每个模具内所需钢铁水的量是一定的,较难把控。
中国专利CN201921592864.1公开了一种自动浇筑装置,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手臂上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底部设有浇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浇筑机构转动,所述传动装置上还设有感应装置。
该装置通过机器人进行定位浇筑,成本高,不适用与浇筑较长模具;
同时在对模具进行浇筑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从地面位置运输到模具的顶部,然后再进行浇筑,由于模具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需要对铁水进行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从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模具铸造自动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具铸造自动浇筑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钢铁水人工浇筑效率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具铸造自动浇筑装置,安全滑动机构、测重架、转动座、浇筑桶、连杆举升器、引料、视觉检测摄像头;
所述安全滑动机构包括有轨道车、升降轨道、限位锁紧器;
升降轨道包括有固定杆架、提升杆架,所述固定杆架和提升杆架分别设置有两个;
所述轨道车包括有行走车,所述行走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的滚轮,所述杆架和所述提升杆架上分别设置有间距均匀的第一限位柱,所述滚轮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限位柱,所述提升杆架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第一限位柱伸缩滑动的锁紧模块,所述第一限位柱滑动后夹紧所述第二限位柱;
所述提升杆架上设置有一个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提升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提升模块,所述第一提升模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提升模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所述杆架上,所述第二螺纹杆在所述杆架上转动,所述第一提升模块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所述驱动模块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对接头,所述对接头控制所述第一转动盘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转动,所述行走车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对接头转动的驱动底座;
限位锁紧器,设置在行走车转辊两端外侧;
所述限位锁紧器限制所述行走车的滑动;
测重架,竖直投影与轨道车重合设置在轨道车顶端;
转动座,设置在测重架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山县众力索具有限公司,未经微山县众力索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