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2110.1 | 申请日: | 202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封伟;孙立东;李瑀;彭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583;H01M4/06;H01M6/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量 密度 氟化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所制备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氟化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密封球磨机球磨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使其形成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锂原电池已经成为长期、高容量能源产品的主要电源,氟化铜具有高的放电容量528mAh/g,较高的放电平台3.55V,高能量密度(1874Wh/kg)是一种具有很有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氟化碳材料(CFx,x=1)的理论容量为865mAh/g,热力学理论的开路电压为4.57V。然而,氟化碳材料实际的放电平台远低于理论值。同时,为了获得更轻质量,更小体积的高能量储能电源设备,氟化碳材料的密度低需要与氟化金属材料复合获得更高能量密度,更小体积和质量的锂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
为了提高锂原电池能量密度,本发明提出制备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达到制备高密度高能量的正极材料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技术中氟化碳压实密度低,放电平台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制备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氟化铜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密度,提高放电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
优选地,氟化铜与氟化碳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
在行星球磨机上球磨,转速为300转/分,时间为2小时。
所述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方便易行,且可通过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例控制电极材料来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电化学性能。氟化铜,氟化铜/氟化石墨(5:5)烯扫描电镜图如附图1-4所示,表明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的很好。且通过XRD表征说明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功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氟化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中氟化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中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中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中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中制备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XRD图。
图7为本发明中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中制备的不同比例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氟化铜购买上海阿拉丁纯度为99.5%。
实施例1
(1)在手套箱中,将200mg氟化铜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
(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2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低毒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陶瓷坯生产方法及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