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脑成像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性别分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1445.1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2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严超赣;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764;G06V10/82;G06N3/0464;G06N3/047;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像 数据 深度 学习 性别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成像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性别分类器,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深度学习模型和预测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磁共振结构成像数据分割为灰质图像、白质图像和脑脊液图像,将分割后的图像由个体空间转化为MNI空间,并对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图像进行配准;深度学习模型依次包括输入模块、主干模块(stem),卷积模块、缩减模块、平均池化模块、drop out模块及Softmax函数,经数据预处理模块配准后的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图像由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经卷积、缩减和池化处理后提取图像特征值。本发明基于超过8万人次的脑成像大数据,能达到工业级别的脑成像深度学习分类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分类器对性别的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4.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脑成像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性别分类器。
背景技术
脑成像尤其是磁共振成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临床应用仍较有限。然而,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在诸多如基于成像的乳腺癌和眼底疾病诊断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由于磁共振成像成本较高,对病人配合要求较高等原因,磁共振的大数据积累及相关研究一直处于千人级别数量级,难以构造基于大数据的工业级的深度学习分类器,并具备实际用途,具备可迁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基于处理后的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利用脑成像数据对人的生理性别进行预测,实现能达到工业级别的脑成像深度学习分类器,使分类器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脑成像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性别分类器。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脑成像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性别分类器,所述性别分类器包括: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磁共振结构成像数据分割为灰质图像、白质图像和脑脊液图像,将分割后的图像由个体空间转化为MNI空间,并对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图像进行配准;
深度学习模型,依次包括输入模块、主干模块(stem),卷积模块、缩减模块、平均池化模块、drop out模块及Softmax函数,经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配准后的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图像由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经卷积、缩减和池化处理后提取图像特征值;
预测模块,根据所述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所得到的图像特征值进行性别分类。
所述的卷积模块包括:
卷积模块A,用于提取3x3x3大小范围内的图像特征;
卷积模块B,用于提取7x7x7大小范围内的图像特征;
卷积模块C,用于提取3x3x3大小范围内的图像特征;
所述缩减模块包括:
缩减模块A,用于提取不同来源的图像特征并缩小图片尺度;
缩减模块B,用于提取不同来源的图像特征并缩小图片尺度。
由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的经配准后的灰质密度和灰质体积图像,依次经卷积模块A、缩减模块A、卷积模块B、缩减模块B和卷积模块C进行图像特征提取与缩减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性别分类器中还设有质量控制模块,其通过从各个数据来源站点抽取若干名被试的灰质密度图进行平均后形成标准模板,删除每个数据来源站点内同标准模板的空间相似程度小于站点均值减去两倍站点标准差的样本;即:e.g.CorriCorr_meanj-2*Corr_stdj
其中:Corri为单个被试同标准模板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i为第i个被试;
Corr_meanj为第i个被试所在站点j的同模板的平均相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1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