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氢自动熏蒸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0775.9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随随;杨斌斌;苗世远;鲁玉杰;刘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化氢 自动 熏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化氢自动熏蒸箱,包括磷化氢气瓶和熏蒸箱,熏蒸箱包括熏蒸室,熏蒸室通过磷化氢进气管与所述磷化氢气瓶相连,熏蒸室还连接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气泵和与熏蒸室相连的抽气气管,抽气气管上设置有抽气电磁阀,熏蒸室上还连接有用于与大气相通的大气管路,大气管路上设置有大气管路电磁阀,熏蒸室内还设有气体混匀装置、温度传感器、磷化氢浓度传感器、空调装置,熏蒸室还包括与气体混匀装置、空调装置、进气电磁阀、抽气电磁阀和大气管路电磁阀控制连接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磷化氢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采样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害虫抗性试验时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测定的磷化氢自动熏蒸箱。
背景技术
在储粮害虫防治方面,目前最为有效和经济的防治虫害的手段是化学药剂熏蒸法和施用防护剂法,其中熏蒸可以迅速地大规模地歼灭害虫,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的产生,同时这也是众多粮食仓库及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的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熏蒸剂为磷化氢,熏蒸剂气体成分一般是直接通过害虫的表皮或气门进入呼吸系统,从而渗透到血液使害虫中毒身亡。然而随着磷化氢的普遍使用,磷化氢抗性问题在国内外多有报道,目前主要的储粮害虫如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玉米象和书虱等,抗性倍数均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倍,并且由于生物个体的差异性,在测定害虫种群抗药性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熏蒸失败的情况。
影响磷化氢熏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害虫的种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科学的熏蒸方法等,害虫对熏蒸剂的敏感程度因其不同的生理和结构而不同,即使同一种害虫也因其处于发育阶段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别,同时不同种类的害虫在不同温度下对磷化氢的吸附能力不同,这性质关系到磷化氢气体的渗透、杀虫、灭菌效果以及残留问题,最终影响熏蒸效果。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熏蒸环境的温度,温度高于10℃后再增高,药剂的挥发性增强,气体分子的活动性和化学作用加快,这是害虫也趋于活跃,可因呼吸率加快而加速中毒;温度在10℃时害虫不活跃,呼吸率低,熏蒸剂扩散穿透能力也随之降低;当熏蒸温度低于10℃时,因低温对害虫的生理活动不利,同时低温虽降低了药剂的蒸发率,却使害虫表皮对蒸气的吸附力增加,故熏蒸效果反有增加。一般谷物在温度21~25℃时,可进行有效的选,温度下降时要适当增加要来,温度鞥高时则反之。湿度对熏蒸虽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
害虫的磷化氢抗性检测主要有三种方法:FAO(1975)推荐方法、种群灭绝时间法和快速击倒法。这三种测定办法在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其中FAO(1975)推荐方法更为权威和普遍,此方法的基础是将害虫的成虫暴露在与大气隔开含有熏蒸剂的气体中。以磷化氢熏蒸为例,在磷化氢中的熏蒸时间为20 h,结束熏蒸后14 d检查确定结果。用已知的敏感品系做参考来确定基线,通过观察害虫对阈限剂量的选择来确定抗药性。FAO 推荐熏蒸法具有实验操作难度低、熏蒸所得的数据易于分析、能检测出未知害虫品系的抗性有无、可通过实验结果计算出抗性系数以对害虫的抗性做出定量判别等优点,所以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抗性检测方法。种群灭绝时间法是在FAO推荐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将固定熏蒸时间的20 h延至更长时间,其他均不变。用该方法测定的值和值以及得出的抗性系数Rf值能对测定品系的磷化氢抗性程度进行更好的解释,对指导磷化氢熏蒸有一定的实际意义。Nayak等提出,根据磷化氢击倒害虫时间LT99.9的结果,将15分钟作为区分敏感和抗性品系的击倒鉴别时间,将5小时15分钟为区分弱抗性和强抗性品系的击倒鉴别时间,以此来划分抗性程度。快速击倒测定法具有用时短、效率高、能够提供实时的害虫抗性检测结果、适宜作为早期抗性监测手段等优点。以上三种方法均各有优缺点,但是其均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痛点:
过程繁琐:人工注入磷化氢气体,磷化氢气体充满容器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定期散气,气体会污染环境,且需要设置不同的实验组,重复操作。
温湿度控制:通常采用室温进行熏蒸,与实际条件不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