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用血栓疏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0563.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原姗姗;庄坤;张欣;司望利;方雅丽;李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血栓 疏通 系统 | ||
一种血管用血栓疏通系统,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内管体右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气囊;导气总管的中部设置有吸渣管;内管体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的前端固定套设有一号从动伞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的左侧与一号从动伞齿轮相啮合设置;一号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刀座,刀座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刀片,内管体的上下两侧均对称开设有通槽,刀片旋转设置在通槽的内部,装置整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执行机构少,体积较小,便于在血管中进行血栓的清除,同时,装置能够将击碎的血栓进行抽吸排出体外,减少二次血栓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用血栓疏通系统。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病症,常常发生于下肢;而且实际治疗中深静脉留置后常继发血栓形成,部分抗凝治疗后可达到完全再通,但仍有部分深静脉血栓最终发生机化,影响静脉回流,甚至有脱落引起肺栓塞、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一些能够伸入血管内,治疗深静脉血栓微创手术的工具,但是现在大多数工具都采用的是机械剥离的方式,剥离后的碎片会随血液流动,而不会排除体外,进而造成再次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增加,此外,现有的切除工具由于需要操作的内容多,造成其设备复杂,成本高,由于需要控制执行机构的结构较多,造成体积较大,不利于在血管中进行血栓清除,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血管用血栓疏通系统,装置整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执行机构少,体积较小,便于在血管中进行血栓的清除,同时,装置能够将击碎的血栓进行抽吸排出体外,减少二次血栓发生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内管体、导气总管和外导管;内管体为右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管体右侧的开口端上固定连接有导气总管,导气总管的外端与外部气泵连接,导气总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堵头,导气总管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外导管;它还包含血栓破碎机构、支撑气囊、导气支管、吸渣管;内管体右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气囊,堵头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插设有导气支管,导气支管的一端与导气总管相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支撑气囊的内部相连通设置;导气总管的中部设置有吸渣管,吸渣管的内端固定穿过堵头的中部后,伸设在内管体的内部,吸渣管的外端穿过导气总管后,与外部抽吸泵连接;内管体的左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导丝;
所述的血栓破碎机构包含驱动电机、一号转轴、主动伞齿轮、一号从动伞齿轮、刀座、刀片;内管体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的前端固定套设有一号从动伞齿轮,一号转轴右侧的内管体的内部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的左侧与一号从动伞齿轮相啮合设置;一号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刀座,刀座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刀片,内管体的上下两侧均对称开设有通槽,刀片旋转设置在通槽的内部;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刀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保护垫;驱动电机带动刀座在一号转轴上逆时针旋转时,保护垫保护血管内部不受刀座外侧壁刮伤。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气囊一侧的内管体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搁置槽;支撑气囊在进入血管时,支撑气囊为未充气状态,支撑气囊折叠放置在搁置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电机、一号从动伞齿轮和主动伞齿轮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边缘固定设置在内管体的内侧壁上,一号转轴通过轴承旋转穿设在防护罩的侧壁上;刀片和刀座将血栓破碎后,由于刀座逆时针旋转将血栓破碎刮送到内管体的内部,防护罩隔绝驱动电机、一号从动伞齿轮和主动伞齿轮与外部血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中心医院,未经西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