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0331.5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吕瑞东;马壮;吕金全;谢明劭;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 地址: | 033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支架 表面 局部 损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先采用不锈钢对液压支架的受损区域进行补焊处理,然后除去补焊区域以及未受损区域厚度为0.01~0.05mm的表层,再进行电镀处理,在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小于除去的表层厚度的铬层,完成对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的修复。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补焊区域以及未受损区域进行整体电镀铬,改善了未受损区域铬层与补焊区域铬层的界面结合,而且增加了工件表面铬层的厚度,有效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用主要支撑设备,发挥着支撑采场顶板、推移工作面的采运设备、维护安全作业空间的决定作用。在煤矿的日常生产中,液压支架占综采工作面装备总投资的50%以上。2003年之后,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逐步进入高速成熟时期,并对液压支架行业先进的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液压支架设计、制造水平均获得了较大突破,向大功率、大采高、自动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基础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造成国产液压支架的可靠性较差,结构件母材及焊缝开裂、漏液、窜液、变形、断裂等故障频繁发生,设备维修率较高,维修成本较高,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液压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尤其是在使用较长时间后,液压支架中的立柱千斤顶的中缸、小柱及活塞杆等表层会受到长时间的腐蚀和磨损。由于硬铬镀层具有高硬度和低摩擦因数,常常镀覆在液压支架表面以提高其抗磨损和腐蚀能力,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虽然表层铬层整体保护比较良好,但是有局部受到一定的损伤,必须进行修补以防止更大的损伤发生。
不锈钢因具有优越的耐蚀性、耐磨性、强韧性、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精美的外观,目前一般使用不锈钢通过补焊来进行局部损伤修复,然而补焊的地方容易生锈,而且未损伤的铬层存在一定的界面,影响与未损伤部分的结合,甚至降低铬表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该方法先在受损区域采用不锈钢进行补焊,然后再在受损区域以及未受损区域进行电镀铬,有效增加受损区域铬层与未受损区域铬层的结合,确保液压支架的耐腐蚀以及耐磨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修复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先采用不锈钢对液压支架的受损区域进行补焊处理,然后除去补焊区域以及未受损区域厚度为0.01~0.05mm的表层,再进行电镀处理,在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小于除去的表层厚度的铬层,完成对液压支架表面局部损伤的修复。
电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浓度如下:铬酐(CrO3)150~250g/L,98%浓硫酸1.0~2.0mL/L,30%双氧水1.0~2.0mL/L,甲酸铵20~60g/L,乙酸铵2~10g/L,硼酸40~70g/L,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1~3mL/L,丙三醇1~3mL/L,三价铬(Cr2O3)3~8g/L;
电镀的工艺参数如下;镀液温度45~55℃,镀液pH值2.5~3.5,电流密度15~35A/dm2。
进一步地,电镀时,阳极优选高纯石墨电极。
进一步地,电镀形成的铬层厚度比除去的表层厚度大0.005mm~0.02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补焊区域以及未受损区域进行整体电镀铬,改善了未受损区域铬层与补焊区域铬层的界面结合,而且增加了工件表面铬层的厚度,有效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0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