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9979.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0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明;吕杰;陈益波;张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16/245;G06F16/27;G06F16/906;G06Q40/02;G06Q40/04;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任默闻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代销 数据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包括:分别接收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上传的交易明细数据,将接收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至联盟链中;确定目标存管银行的系统并从目标存管银行的系统中获取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将获取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解密;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将获取的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各个分类的业务比对规则,按照业务比对规则将分类后的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业务监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金销售业务从传统的基金公司直销、银行代销的模式,发展为由支付机构、专业代销公司代理销售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金业务的发展,但同时也为新模式下的业务合规性监管带来困难。
目前基金代销业务的合规性监管,主要由监管机构授权代销机构存管银行负责,存管银行的系统负责对接代销机构、基金公司的系统,接收及存储基金销售明细文件,负责对代销机构明细与基金公司明细进行核对,完成监管工作。随着基金代销领域发展,基金公司、代销机构增涨较为迅猛,银行、基金公司、代销机构之间系统对接工作越来越复杂,同时在业务存在一个集团下,既有基金子公司,又有基金代销机构子公司的情况,在业务上存在一定业务监管困难。存管银行的系统一旦出现服务异常、数据损失、丢失等故障,直接影响整个监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业务监管风险的提升,影响业务监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提高业务监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方法,包括:
分别接收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上传的交易明细数据,将接收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至联盟链中;所述联盟链是由多个存管银行的系统构成的区块链;
确定目标存管银行的系统并从所述目标存管银行的系统中获取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将获取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解密;
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将获取的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分类;
确定各个分类的业务比对规则,按照所述业务比对规则将分类后的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分别接收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上传的交易明细数据之前,还包括:
分别对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进行验签处理;
根据验签结果确定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是否为合法用户。
进一步的,在所述分别接收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上传的交易明细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接收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
相对应的,所述将接收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至联盟链中,包括:
将有效性检测结果为有效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加密后,通过共识机制存储至联盟链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按照所述业务比对规则将分类后的代销机构和基金公司各自对应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比对结果中是否存在交易明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若存在交易明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则发出预警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代销数据检测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9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