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的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标记RMD16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8967.6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存义;刘雪玲;杨兵;刘梦诗;王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鉴定 大豆 白粉病 抗性 分子 标记 rmd16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的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标记RMD16。该方法为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分子标记RMD16的引物F和引物R进行PCR扩增,得到DNA片段;其中,引物F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或其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缺失/添加且与SEQ ID NO.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引物R的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或其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缺失/添加且与SEQ ID NO.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本发明中的DNA片段大小与白粉病抗性紧密连锁,该方法具有快速、低成本、限制少等特点,可以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白粉病抗性,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的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标记RMD16。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豆白粉病由真菌Erysiphe diffusa和Erysiphe glycines引起,是一种影响大豆产量的病害。白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叶片,叶柄和茎秆也会发病,但豆荚很少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后向中上部蔓延;感病叶片正面,初期产生白色圆形粉末状小斑,扩大后呈边缘不明显的片状白粉斑,严重时发病叶片表面似撒一层白粉(病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后期病斑上白粉逐渐由白色转为灰白色,可造成大豆减产30%~40%。实践证明,通过分子育种手段选育抗白粉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利用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大豆白粉病抗性,结合大豆种质资源基因组测序对白粉病抗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一些紧密连锁位点。筛选紧密连锁位点,得到可以辅助鉴定大豆材料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标记,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快速准确地分析个体的基因型,大大加快了选育抗白粉病品种的进程。
说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白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特异引物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特异引物对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特异引物对,其可由用于扩增特异DNA片段的两条引物组成;所述的特异DNA片段中具有大豆基因组中引物F和引物R组成的引物对的靶序列;
所述的引物F为如下a1)或a2):
a1)如SEQ ID NO.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2)将SEQ ID NO.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缺失/添加且与SEQ ID NO.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的引物R为如下a3)或a4):
a3)如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4)将SEQ ID NO.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缺失/添加且与SEQ ID NO.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的特异引物对具体可由所述引物F和所述引物R组成。
一种试剂盒,含有上述特异引物对。
所述的特异引物和/或试剂盒的应用,为如下b1)-b4)中的任意一种:
b1)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的大豆白粉病抗性;
b2)辅助筛选具有或疑似具有大豆白粉病抗性的大豆品种;
b3)辅助筛选不具有或疑似不具有大豆白粉病抗性的大豆品种;
b4)大豆育种。
一种DNA片段,为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上述特异引物和/或试剂盒扩增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制仿实木家具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内容发布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