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18698.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刚;王必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郑占军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用牵开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包括四个连接管、四个连接筒以及调节机构,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设在不同连接筒内,相邻连接管通过连接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矩形框;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且第一齿条两端的端部均延伸至连接筒内,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入连接管内部,另一端设置在连接管外。本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通过转动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移动,使连接管的端部在连接筒内滑动,根据创口的大小,自由调节相邻两个连接管之间的距离,适应和固定创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
现有的神经外科在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到牵开器,但是大部分的牵开器不能够根据病人创口的大小来自行调节适合的大小,往往都是利用好几个不同的牵开器,这样使用的过程较为麻烦,不能够提高医者手术的快捷性和灵敏效果。而且现有的牵开器在使用时,会引起牵扯处的组织发生渗血,渗出的血液不及时处理会覆盖在手术患处,影响医生手术视线,阻碍手术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解决了现有的牵开器不能根据创口调节大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包括连接管、连接筒和调节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形状为L形,连接筒的内部中部设有隔板,连接管和连接筒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设在不同连接筒内,相邻连接管通过连接筒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矩形框;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连接管的转角处开设有第一调节孔;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且第一齿条两端的端部均延伸至连接筒内,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入第一调节孔内,另一端设置在调节孔外。
上述神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通过转动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移动,使连接管的端部在连接筒内滑动,根据创口的大小,自由调节相邻两个连接管之间的距离,适应和固定创口。
进一步地,连接管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相对设置,连接管的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旋转轴上,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导向槽内,且第二齿条两端的端部均延伸至连接筒内,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旋转轴的两端与连接管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旋转轴带动第二齿条在第二导向槽内移动,调节相邻两个连接管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连接管的转角处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调节机构还包括传递轴和传递齿轮,传递轴的一端插入调节孔内,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调节孔外,传递齿轮套设固定在传递轴上,传递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通过传递轴和传递齿轮使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联动,转动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二旋转轴同时转动。
进一步地,连接管外侧上设有限位块,传递轴位于连接管外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块能够插入限位孔内。当限位块插入限位孔内时,传递齿轮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离;当限位块从限位孔中拔出,传递轴下降,传递齿轮分别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