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8049.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毛舜;陈晓燕;郝斯贝;徐齐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414 | 分类号: | G01N27/414;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修饰 二硫化钼 场效应 晶体管 抗生素 传感器 | ||
1.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硅栅极(1)、二氧化硅层(2)、多个插指电极区域和多个抗生素检测探针;
所述的二氧化硅层(2)位于硅栅极(1)上方,所述的插指电极区域位于二氧化硅层(2)上方,所述的抗生素检测探针位于插指电极区域上方,所述的抗生素检测探针与插指电极区域之间设有二硫化钼层(5),作为半导体导电沟道,所述的硅栅极(1)和插指电极区域与检测响应信号的半导体分析仪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指电极区域包括插指形态分布的源极(3)和/或漏极(4),相邻的源极(3)和漏极(4)组成一组电极对,插指电极宽l为2μm,相邻插指电极距离d为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硫化钼层(5)通过层状二硫化钼水相分散液滴涂在插指电极区域干燥后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状二硫化钼水相分散液的浓度为0.05mg/mL,干燥过程采用暖灯照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生素检测探针包括探针连接体纳米金层(6)、适配体DNA链(7)和互补DNA链(8),所述的探针连接体纳米金层(6)位于二硫化钼层(5)上方,所述的探针连接体纳米金层(6)修饰有以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形成双链DNA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包括适配体DNA链(7)和互补DNA链(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连接体纳米金层(6)通过溅射镀膜形成,溅射镀膜的时长控制在2s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体DNA链(7)的核苷酸序列为5’-TGG GGG TTG AGG CTA AGC CGA-3’,所述的互补DNA链(8)的核苷酸序列为5’-TCG GCT CCC CCA-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体DNA链(7)的DNA链的5’端修饰有巯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生素检测探针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适配体DNA溶液在插指电极区域孵化12h至适配体DNA链(7)通过金硫键成功修饰在探针连接体纳米金层(6)表面,再将互补DNA链溶液在相同区域继续孵化12h至适配体DNA链(7)和互补DNA链(8)上的氢键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形成复合结构双链DNA,最终形成抗生素检测探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DNA修饰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抗生素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体DNA溶液和互补链DNA溶液为含有三(2-羧乙基)膦(TCEP)二硫键活化剂的PBS缓冲溶液,浓度均为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80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