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6050.2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曾虎;贾志成;苗涛;梁继东;拓如印;高春阳;陈欢欢;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2/00;B08B5/02;B08B5/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寇冰 |
地址: | 4718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轧辊 集聚 炭黑 脱落 压入铸轧板 方法 | ||
一种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的方法,属铝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生产前对铸轧辊两边的炭黑集聚部进行彻底清理、铸轧生产时吹扫管对铸轧辊辊面进行吹扫、上卷前对铸轧板上下表面检测并对问题进行处理、每轧制3‑5卷板材,开启吸尘器对铸轧辊边部的炭黑进行收集四个步骤。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避免了铸轧辊边部集聚的炭黑脱落后被压入铸轧板,从而保证了铸轧板的产品质量。本发明从多方面考虑,最大限度地避免炭黑脱落对铸轧板的影响,而且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投资少,清除轧辊轧制区域粘附炭黑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铸轧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喷涂装置,喷涂装置将喷枪火焰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均匀喷涂到铸轧辊的辊面,形成润滑层,从而避免铝液粘辊。在喷涂过程中,炭黑不可避免地喷涂在辊面轧制区域之外。位于辊面轧制区域内的炭黑在铸轧过程中被消耗掉,而位于辊面轧制区域之外的炭黑则不断集聚增厚,形成位于辊面两边部的炭黑集聚层。随着厚度的增加,炭黑集聚层成片脱落,并漂落在铸轧区域内,造成铸轧板面出现黑斑。黑斑在板头区域存在较多,经下游工序轧制后,就会出现黑丝、黑条等缺陷,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因此,如何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铸轧辊边部集聚炭黑脱落压入铸轧板的方法,包括设置在上下铸轧辊之间的铸嘴夹具;在铸嘴夹具的上下面、且靠近唇口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吹扫管,吹扫管吹出的气流与对应铸轧辊的辊面相切,用于吹落集聚在铸轧辊两边部的炭黑;在轧机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铸轧辊边部炭黑的吸尘器;
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生产前,在铸轧辊两边的炭黑集聚处插入厚度大于辊缝、宽度大于炭黑集聚带、长度大于铸轧辊周长的弹性橡胶板,启动铸轧辊使弹性橡胶板在炭黑集聚区域被轧制三次以上,每次轧制后对橡胶板上下面粘附的炭黑进行清理,然后将铸轧辊的轧后区域擦拭干净;
S2:开始铸轧生产,吹扫管对铸轧辊辊面进行吹扫;
S3:在上卷前对铸轧板面进行检测;如铸轧板面有炭黑,查找辊面对应位置并处理,同时对有炭黑的板头进行连续切除直至板面干净;
S4:每轧制3-5卷板材,开启吸尘器对铸轧辊边部的炭黑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吹扫管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吹扫管上设有多个气孔,多个气孔呈一字型排列、且气孔从进气端至封闭端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进入吹扫管进气端的气体为经过过滤的气体,且气体的压力由调节阀控制。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吹扫管设置有用于遮挡气孔的伸缩遮孔罩,伸缩遮孔罩设置在吹扫管靠近封闭端的外部,包括支座、滑道、伸缩罩和密封体;其中,支座连接在吹扫管的封闭端,滑道设置在吹扫管的外管壁上,伸缩罩与滑道滑动连接,伸缩罩的一端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密封体连接。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吸尘器包括吸尘罩;吸尘罩为斗形,其中,吸尘管设在斗形的收窄部;在吸尘罩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伸缩罩,伸缩罩用于调节吸尘口的宽度;在吸尘罩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磁吸盘,磁吸盘吸附在轧机上,用于吸尘罩的固定。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S1中,弹性橡胶板的厚度比辊缝厚3-6mm,宽度比炭黑集聚带宽10-30mm,长度比铸轧辊周长长2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