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消声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5381.4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左亚飞;左宪民;丁保江;贾天具;付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5/04;F01N13/08;F01N13/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董红娟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消声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器,外壳体轴向两侧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在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内隔板,把外壳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在进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导入管,在排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导出管;导入管和导出管分别向外壳体内延伸,连接在内隔板处;处于外壳体内的导入管与导出管为中间管;中间管圆周布置有一级消声孔;在中间管外圈布置有同轴消声管消声管圆周布置有二级消声孔;内隔板中,处于消声管与外壳体中间位置的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中间管内,在内隔板上固定有发电机;发电机向两端轴向延伸连接有动力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尾气经多级扩散消声、收敛消声,增强消声效果;部分尾气动能被利用,通过发电机转化为清洁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气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排气消声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 声的重要措施。主要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 噪声的装置上。
发动机尾气产生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使人烦 躁不安,影响人的工作效率。长期在噪声中暴露会导致人听力损失对人的身心 健康危害极大。消声器的排气阻力较大的话会极大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同时现 有的消声器对排气所携带的动能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再有,一些 较大型的排气管道,同样也存在排气产生噪声与废气能源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器,以达到尾气消声、减小排气阻力和尾气动 能回收利用,同时其结构容易拆解,易于清洗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排气消声器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内隔板、发 电机、动力轴、主动小风扇、被动小风扇、导入管、导出管、消声管;所述的 外壳体轴向两侧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在所述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内隔板,把外 壳体分为前腔和后腔;
在进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导入管,在排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导出管;导入管和 导出管分别向外壳体内延伸,连接在内隔板处;处于外壳体内的导入管与导出 管为中间管;所述的中间管圆周布置有一级消声孔;在中间管外圈布置有同轴 消声管;所述的消声管圆周布置有二级消声孔;所述的内隔板中,处于消声管 与外壳体中间位置的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中间管内,在内隔板上固定 有发电机;发电机向两端轴向延伸连接有动力轴,在动力轴的两端设置主动小 风扇与被动小风扇;且导入管中为被动小风扇,导出管中为主动小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电机上引出有导线,导线穿过壳体连接到蓄电池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管中,边缘一级消声孔布置位置,比边缘二级消声 孔位置靠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入管的端部连接有连接板。
上述排气消声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尾气由导入管进入,通过一级消声孔扩散消声,再由消声管二级消声孔扩 散消声,经内隔板通孔扩散消声进入前腔;由消声管二级消声孔收敛消声,再 经导出管一级消声孔收敛消声,排入大气中;
同时,尾气在导入管内使被动小风扇转动,消耗了尾气动能,并通过动力 轴,一方面使固定在内隔板上的小型发电机运动产生电能,由其导线将电能向 外输出,另一方面使导出管内的主动小风扇工作,加速排出导出管内的尾气, 使排气畅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尾气经一级消声孔、二级消声孔以及内隔板上的通孔,多级 扩散消声、收敛消声,增强消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未经聊城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5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