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5067.6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虹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定点 拆卸 维修 转动 打开 精密 模具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精密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的表面,且下模具上依次置有中模具和上模具,中模具为三个,下模具、中模具和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夹持结构和支撑结构,夹持结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插孔、第一螺槽、第二螺槽、第一螺头和弹簧。本发明通过在上模具和中模具左侧下方的内部横向设置横槽,其下方设置竖槽,内部设置的支杆和万向球轮可以在抵触栓配合斜块的作用下,被控制在竖槽内下移抵出至万向球轮抵动在下方的中模具或下模具表面,将上模具或者中模具支起后,转动不仅省力还磨边了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在对精密模具进行维修时,一般是将精密模具上的螺栓全部拆卸下来,然后,再将拼接的模具板架逐一的取下,然后,在对精密模具内部模腔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法比较复杂,还有部分模具可在指定位置转动打开,然而在打开时由于模具的重力,相邻模具之间压力较大,不易转动打开,且打开时摩擦易损坏模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通过在上模具和中模具左侧下方的内部横向设置横槽,其下方设置竖槽,内部设置的支杆和万向球轮可以在抵触栓配合斜块的作用下,被控制在竖槽内下移抵出至万向球轮抵动在下方的中模具或下模具表面,将上模具或者中模具支起后,转动不仅省力还磨边了磨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定点拆卸维修的转动打开式精密模具结构,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的表面,且下模具上依次置有中模具和上模具,中模具为三个,下模具、中模具和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夹持结构和支撑结构;
夹持结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插孔、第一螺槽、第二螺槽、第一螺头和弹簧;所述下模具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上方的中模具和上模具上均贯穿开设有插孔,上模具和中模具左侧的插孔内竖向插至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下方旋接至第一螺槽内,上模具和中模具右侧的插孔内竖向插至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的下方旋接至第二螺槽内,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顶部均焊接固定有第一螺头,第一螺头下方与上模具之间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外圈均套置有弹簧;
支撑结构包括横槽、竖槽、第二螺头、抵触栓、螺母、万向球轮、滑块、支杆和斜块;所述上模具和中模具的左侧下方内部均横向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的下方中部设置有竖槽,竖槽与横槽连通,竖槽的下方与外部连通,所述横槽内部左侧可滑动置有斜块,竖槽的内部竖向置有支杆,支杆的上方抵触在斜块的右侧表面,支杆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滑块,且滑块的底部固定有万向球轮,所述横槽左侧的上模具和中模具表面均焊接有螺母,螺母内横向旋接有抵触栓,抵触栓的右侧贯穿至横槽内,且抵触栓的右侧抵触在斜块左侧表面,所述抵触栓的左侧末端焊接固定有第二螺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螺槽下方的下模具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置有滑块,且第一螺栓的下方通过竖杆与滑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具上方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外圈均套置有垫片,且垫片抵触在上模具和弹簧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抵触栓的右端表面固定有抵触凸点,且抵触凸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抵触栓的右侧表面,抵触凸点的右侧抵触在斜块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具的上方中部设置有注入口,且注入口与上模具的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虹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虹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5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生红球藻的遗传转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淀粉制备再湿胶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