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14463.7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廖静;李军长;刘钰;刘勇;李鹏传;曾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燃油 喷嘴 分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维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燃油喷嘴分解维修成本高和分解维修难度大、在维修过程中容易对燃油喷嘴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该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包括螺杆(1)、手轮(2)、柱形螺母(3)、弹簧挡圈(4)、推力球轴承(5)、导向套(6)、保护套(7)和支撑座(9)。本发明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出燃油喷嘴中的滤网支架。本发明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能够减小滤网支架与燃油喷嘴的分解阻力,降低滤网支架对产品的摩擦系数,降低分解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和维修过程中,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因燃油流量不合格和深度修理瓶颈长期性制约生产,存在现象级难题。受国外技术保护等影响,国内民用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对燃油喷嘴仅能进行简单的清洗积碳的维护性修理,深度修理几乎完全依靠国外修理企业,使得国内喷嘴深度修理技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燃油喷嘴控制燃油流量的产品均属于超精密产品,燃油流量的合格程度对发动机的启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分解过程中,不能对修理件和制造件控制燃油流量的超精密零件有任何应力变形和丝毫损伤,送往国外深度修理,修理周期占据整机修理周期时间的一半,且难以受控,修理成本是国内修理成本的2~3倍,且修理技术受制于人,在深度修理和分解中,由于限制燃油流量零件位置的滤网支架与壳体是过盈配合,常规操作采取先钻后铰方式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孔径超差或出现台阶孔,不能限制控制燃油流量零件的相对位置,对燃油流量试验有较大影响,不能解决根本性难题,国内的现有技术手段中分解维修成本高、分解维修难度大且容易造成燃油喷嘴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通过将过盈装配于燃油喷嘴中的滤网支架加工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将燃油喷嘴安装在分解装置中,使用手轮和柱形螺母相配合,旋转带动螺杆产生轴向移动退出燃油喷嘴中的滤网支架,解决了现有燃油喷嘴分解维修成本高和分解维修难度大、在维修过程中容易对燃油喷嘴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分解装置,包括螺杆、手轮、柱形螺母、弹簧挡圈、推力球轴承、导向套、保护套和支撑座,其中:
优选地,燃油喷嘴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保护套安装在燃油喷嘴螺纹段外,所述柱形螺母、弹簧挡圈顺次安装在导向套内并通过导向套安装在燃油喷嘴上,所述手轮安装在柱形螺母上,所述螺杆通过柱形螺母的分解孔可与燃油喷嘴内的滤网支架相接。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手轮与柱形螺母间采用六方配合,所述手轮上设有多个半圆球凹槽与柱形螺母内的弹簧和圆球配合,使手轮旋转时可带动柱形螺母转动。
可选地或优选地,滤网支架加工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安装在导向套和燃油喷嘴之间。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对燃油喷嘴进行固定和定位的凸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