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子处理方法及播种当年成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4209.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琴;程和禾;陈龙;李玉生;赵艳华;吴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31/00;A01G24/28;A01G24/15;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樱桃 早熟 品种 种子 处理 方法 播种 年成 | ||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及成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子处理方法及播种当年成苗的方法。所述甜樱桃的种子处理方法,采取液体培养方式处理种胚;其中所述液体培养的条件为:密封条件下,于温度2~6℃培养5~7天;培养液的成分为:不含琼脂的MS培养基,附加6‑BA1.0mg/L,IAA0.2mg/L。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单、高效且适用于大群体处理,可显著提高甜樱桃早熟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及后代的获得率,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在育种单位推广使用;同时该方法也能显著提高甜樱桃的中、晚熟品种的种子发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及成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子处理方法及播种当年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樱桃品种按照成熟期可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其中早熟品种由于成熟早、售价高,受到种植者的青睐,培育出具有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甜樱桃品种是育种者的目标。甜樱桃新品种的基本培育程序:利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为父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子或自然实生种子;对这些种子进行播种,得到杂交苗或实生苗;然后从中选育更优良的品种;针对早熟甜樱桃新品种选育,以早熟品种做母本,更有利于筛选后代的早熟性状。
然而,由于甜樱桃的早熟品种的发育期短,胚发育不成熟,导致以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进行常规培育(比如层积处理,低温处理等)后,败育率较高,所得后代极少,严重制约了甜樱桃早熟新品种的培育。
CN105284234A公开了一种提高甜樱桃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但该方法仅适用于甜樱桃的中、晚熟品种。
为了提高杂交后代的获得率,近年来开展了胚抢救工作的研究。研究表明,胚抢救是解决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子萌发的关键技术。例如,《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公开了针对以甜樱桃为母本,中国樱桃为父本的种间杂交,建立了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确定最佳萌发与生长培养基。但该方法仅适合少量种子且须在无菌室内进行,程序复杂,培养条件要求严格。
而在实际基层培育工作中,为了保证杂交后代的品质,通常需要大量的杂交后代以供选择。但在处理大群体时,胚抢救技术不论在处理能力方面还是操作可行性方面均不适合,存在太过费时、费工,成本高的问题。
CN104170557A公开了一种促进中国樱桃种子快速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通过对种子进行破壳处理,在湿毛巾(含水量40%)内于0-4℃低温诱导7天,种子萌动后在常温种床上培养3天后发芽率可达75%。但该方法并不适合欧洲甜樱桃。因为中国樱桃的种子发育成熟完全,萌发力相对较强,而欧洲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子发育不完全,萌发力较弱,采用该方法培育后种子萌发率并未显著提高。
因此急需一种简单、高效、适用于大群体处理的可提高甜樱桃的早熟品种的种子萌发率的培育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甜樱桃的早熟品种种子的种子处理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且适用于大群体处理,可显著提高甜樱桃的早熟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及后代的获得率;同时该方法也能显著提高甜樱桃的中、晚熟品种的种子发芽率。
所述甜樱桃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采取液体培养方式处理种胚;其中,所述液体培养的条件为:密封条件下,于温度2~6℃培养5~7天;培养液的成分为:不含琼脂的MS培养基,6-BA(6-苄氨基嘌呤)1.0mg/L,IAA(吲哚乙酸)0.2mg/L。
种仁萌发率的提高一是靠提高自身发育程度,二是靠抑制内生菌及外源菌的影响程度;但现行培育方式往往难以实现二者兼顾,常常是萌发力的提高伴随着内生菌及外源菌的严重污染,最终导致后代获得率降低。本发明通过采取液体培养方式处理甜樱桃早熟品种的种胚,同时控制液体培养程序及培养液配方,使两者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够提高种胚的萌发力,又有效抑制内生菌及外源菌对种胚萌发的负面影响,从而显著提高甜樱桃早熟品种种胚的萌发率,进而提高杂交或实生后代的获得率,实现当年播种并当年成苗的目标,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4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