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2661.X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申海旭;秦雨佳;王婧怡;高猛;李健豪;古励;施林;王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初期 精准 分流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及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装置和除渣过滤装置,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装置箱体内设有旱季舱和雨季舱,旱季舱和雨季舱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设有常闭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除渣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第一处理室内设有预沉池和过滤池,第二处理室包括泥沙沉淀区和离心过滤区,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与除渣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本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及处理系统首先能对雨水进行精准分流,污染较小、符合排放标准的雨水可以直接排放,污染较严重的雨水也可以通过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装置中的阀门进入除渣过滤装置中,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有效清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的为一种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市政设施的逐渐完善,目前大部分地方仅有雨水口可被允许排放入河,部分区域尚存泄洪箱涵(山地城市较为普遍)。由于管网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错接乱接,导致部分污水随雨水管道或泄洪箱涵进入河道。在河流治理中,若能对进入雨水管道/泄洪箱涵的错接点进行有效控制将是控制入河污染的最有效的方式,但管网的排查难度大,且无法杜绝后续建设中的错接乱接问题。
因此,由必要在管网排查的基础上,在入河终端实施相关措施,减少入河污染风险。此外,雨水口也存在初期高浓度雨水排放的问题。就现有工程技术而言,对无法明确错接乱接点的雨水管道/泄洪箱涵,多采用截流井的方式对来水进行截流。截流井利用水位、容积或流量等水力的方式对来水进行分流,在设计中通常参考合流制截流中的截流倍数。但在实际中,不同区域面临着不同的污染特性:有的排放口旱季大量污水排放而雨季来水水质显著改善,而有的则面临着平日旱季污水少而降雨初期高负荷大水量污染的问题。
此外,在重庆此类山地城市中,部分区域还面临着降雨终止后持续产流时间较长且水质较好的现象,而在以水力控制的分流设施中,该部分来水会被大量收集进入污水厂,使得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增加,浓度降低。就分流技术而言,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仍然是水力分流技术,水力分流包括了截流井与泵站(容积型分流)两类。欧洲国家的趋势是采用大截流倍数(最大达到6倍)结合调蓄与污水处理厂雨季超量处理能力提升的方式。伦敦市2007年启动了一个解决合流制(混流)污染的计划,通过建设一个深层排水隧道储蓄溢流污水的方式,将伦敦市每年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次数将由现在每年50次左右削减到每年4~6次,平均年溢流污水量将由现在的3950万米削减到235万米。日本东京都地区的合流制的比例占到82%,其采用了源头雨水抑制(类似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源头雨水控制,或者是美国的低影响开发)、调蓄管渠建设、调蓄池建设、污水处理厂高速过滤系统处理和溢流口改造等多种措施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内北京等地虽然合流制比例较小,但为了大力控制初期雨水污染,也形成了大截流倍数+雨水调蓄+污水处理厂超量处理的技术路线。
但我们同样也需要看到,国外对混流污染的控制是以合流制为对象,从整个排水系统进行全方位考虑。而重庆地区的合流制比例并不高,尤其是新建区,且重庆因地势起伏,初期雨水的污染峰值较北京等平原城市更早出现,且水质转好的速度更快。因此,国外以及北京等地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可能并不完全合适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针对河流的治理中,重点雨水排放口的初期雨水污染控制与旱季污水污染控制是入河污染控制的重点。虽然对重点雨水排放口实施大截流倍数截流可有效解决污染,但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尤其对于山地小型河道型水库,其对生态补水的需求尤为强烈。因此,有必要从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生态补水利用)两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水质层面对来水进行分流,并辅以处理措施,确保优质的来水补充进入水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分离雨水口受污染初期雨水与后期洁净雨水并实现初期受污染雨水的简单处理的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2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