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1218.0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国;何家欢;杨尚明;李巧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40/211;G06K9/62;G16C2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药物 关系 抽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与药物相关的文献,将文献的文本内容以句子为基本单位分句,将每一句作为一个初始样本;
S2、保留包含两个及以上药物名词的初始样本,并对保留的样本进行标注,得到标注样本;
S3、在标注样本中根据词与药物的位置关系,为每个词增加一个相对药物的位置属性,得到与每个词对应的位置特征向量;
S4、获取并将所有药物分子SMILES表达式转换为图结构,获取图结构中每个药物的药物分子特征向量;
S5、将文本中的单词表示为向量,采用向量代替对应的单词,进而将每个句子向量化;
S6、将向量化的句子输入深度学习网络,得到该句子对应的文本特征向量;
S7、将每个句子对应的文本特征向量和药物分子特征向量进行串联,得到与每个句子相对应的整体特征向量;
S8、将与每个句子相对应的整体特征向量输入全连接层,得到非线性表示的向量;
S9、采用softmax函数对非线性表示的向量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类的概率,将概率最高的类作为识别得到的药对关系,完成药物关系抽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保留的样本进行标注,得到标注样本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DDIExtraction2013挑战规则,将标签分为5类,分别是:建议、作用、药物机制、正向和无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为:
在标注样本中获取每个词与药物的位置关系,建立元素个数与药物数量相等的向量,若词在第n个药物之前m个位置,则将向量中第n个元素的数值设置为m;若词在第n个药物之后m个位置,则将向量中第n个元素的数值设置为-m,遍历每个药物,得到与该词对应的位置特征向量,进而得到与每个词对应的位置特征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从数据库DrugBank中获取所有药物分子SMILES表达式;
S4-2、通过RDKit工具,以药物的每个原子作为节点,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元素键作为边,将药物分子SMILES表达式转换为图结构;
S4-3、将图结构中所有元素键及原子随机初始化为一个向量,根据公式:
获取第v个原子及元素键在第t次迭代后的向量表示其中σ(·)为sigmod激活函数;Ht-1为参数矩阵;为第v个原子及元素键在第t-1次迭代后的向量表示;表示第w个原子及元素键在第t-1次迭代后的向量表示;N(v)表示第v个原子在图结构中相邻的原子及元素键的集合;
S4-4、根据公式:
获取第v个原子所对应的药物的药物分子特征向量,进而得到图结构中每个药物的药物分子特征向量;其中softmax(·)为softmax函数;Wt为参数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关系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为:
采用word2vec模型对文本内容进行训练,将文本中的单词表示为向量,按照单词的前后位置关系将每个向量作为句子向量的元素,得到表示每个句子的向量,进而将每个句子向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1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