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10930.9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春贝地慎太朗;山本悟史;岩田一男;阎宇;鸟越博;松村朝信;山口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2 | 分类号: | H01M50/202;H01M50/249;H01M50/25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68;B60L58/26;B60L50/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 ||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冷却配管损伤的隐患来抑制冷却性能中的可靠性的下降的车辆用电池组。车辆用电池组(5)的特征在于,具备:2个电池模块(24a、24b),配置于相互邻接的位置;以及连接配管(43),使将2个电池模块(24a、24b)进行冷却的2个冷却配管(41)之间以能够使制冷剂流通的方式连通,以容许2个冷却配管(41)的相对位置的位移的方式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个电池模块和冷却机构的车辆用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中搭载有多个电池模块。这些多个电池模块在电动汽车的行驶时等的使用状态下温度容易上升,因此需要将电池模块冷却至适于使用电池模块的温度。
因此,以往的电动汽车等车辆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为了将多个电池模块个别地进行冷却而具备多个冷却配管(蒸发器)。该冷却装置具备制冷剂压缩机、使被压缩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机构、通过使膨胀的制冷剂蒸发来将多个电池模块个别地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配管(蒸发器)以及使蒸发后的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多个冷却配管被固定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冷却配管彼此通常通过规定形状的连接配管以无偏移的方式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1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组装多个冷却配管时、车辆行驶时等,存在在这些冷却配管之间产生相对位置的位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冷却配管彼此通过规定形状的连接配管以无偏移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隐患:因弯曲、拉伸的应力作用于冷却配管而冷却配管损伤。由此,存在冷却性能中的可靠性下降的隐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冷却配管损伤的隐患来抑制冷却性能中的可靠性的下降的车辆用电池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组是一种车辆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配置于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邻接的位置;第一冷却配管,通过被供给制冷剂来将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进行冷却;第二冷却配管,通过被供给制冷剂来将所述第二电池模块进行冷却;以及连接配管,将所述第一冷却配管与所述第二冷却配管之间以能够使所述制冷剂流通的方式连通,以容许所述第一冷却配管与所述第二冷却配管的相对位置的位移的方式进行连接。
根据所述结构,在电池组中,即使在组装第一冷却配管和第二冷却配管时、车辆行驶时等在这些第一冷却配管与第二冷却配管之间产生相对位置的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连接配管来容许该第一冷却配管与第二冷却配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位移(即,吸收相对于作为目标的相对位置的偏移)。其结果,能够降低因弯曲、拉伸的应力作用于第一冷却配管和第二冷却配管而这些第一冷却配管和第二冷却配管损伤的隐患,能够抑制冷却性能中的可靠性的下降。
在上述车辆用电池组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冷却配管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抵接,所述第二冷却配管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抵接。
根据所述结构,第一冷却配管和第二冷却配管分别与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抵接,由此能够将这些电池模块高效地进行冷却。
在上述车辆用电池组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对所述第一冷却配管朝向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表面施力,并且对所述第二冷却配管朝向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表面施力。
根据所述结构,施力构件对第一冷却配管和第二冷却配管分别朝向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的表面施力,由此能够使第一冷却配管及第二冷却配管分别与第一电池模块及第二电池模块的表面可靠地抵接。其结果,能够更高效地将这些电池模块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0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