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7763.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先太;曹先齐;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89;F24F11/84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6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源 冰蓄冷 联合 运行 高效 供热 系统 | ||
1.一种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泵机组(1)和冰水热泵机组(2),所述主热泵机组(1)包括第一冷凝器(4)和第一蒸发器(3),冰水热泵机组(2)包括第二冷凝器(5)和第二蒸发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温水箱(7)、热源塔(10)、用户侧,所述用户侧包括分水器(8)和集水器(9),所述集水器(9)通过管道经过用户水泵(12)、第十三阀门(AB-5)、第二阀门(B-1)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4)后,再通过管道经过第四阀门(B-3)到达分水器(8),最终流回集水器(9);所述集水器(9)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第十三阀门(AB-5)、第一阀门(A-1)进入第一蒸发器(3),然后通过管道经过第三阀门(A-3)进入分水器,最终回流到集水器(9);所述第一阀门(A-1)和第二阀门(B-1)开启其中一个;所述中温水箱(7)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第十四阀门(AB-6)、中温水泵(13)、第十二阀门(B-2)进入第一蒸发器(3),然后通过管道经过第六阀门(B-4)流回中温水箱(7);所述中温水箱(7)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第十四阀门(AB-6)、中温水泵(13)、第十一阀门(A-2)进入第一冷凝器(4),然后经过第五阀门(A-4)流回中温水箱(7);所述第十二阀门(B-2)和第六阀门(B-4)打开时,第十一阀门(A-2)和第五阀门(A-4)关闭,反之亦然;所述中温水箱(7)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中温水循环泵(14)进入第二冷凝器(5),然后通过管道流回中温水箱(7);中温水箱(7)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第七阀门(A-7)、塔水泵(16)进入热源塔(10),然后通过管道经过第九阀门(A-8)回流到中温水箱(7),所述冰水热泵机组下方设有冰水槽(11),所述冰水槽(11)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第八阀门(B-7)、塔水泵(16)进入到热源塔(10),然后通过管道经过第十阀门(B-8)流回冰水槽(11);所述第七阀门(A-7)、第九阀门(A-8)打开时,第八阀门(B-7)、第十阀门(B-8)关闭,反之亦然;所述冰水槽(11)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冰水循环泵(15)进入第二蒸发器(6),部分水凝固为冰并在重力作用以及热气旁通融冰作用下掉入冰水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水板换(18),所述冰水槽(11)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冰水泵(17)流入到水水板换(18),然后通过管道流回到冰水槽(11),所述集水器(9)中的水通过管道经过用户水泵(12)、第十五阀门(C-1)进入水水板换(18),然后通过管道进入分水器(8),所述分水器(8)中的水流回到集水器(9),在所述第十五阀门(C-1)打开时,第十一阀门、第十四阀门关闭,所述主热泵机组(1)、冰水热泵机组(2)、中温水箱(7)、热源塔(10)也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塔(10)在加热工况时循环溶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在制热工况时循环溶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冬季利用主热泵机组(1)和冰水热泵机组串联运行,实现供热的目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热泵机组(1)中,所述第一蒸发器(3)上,第一冷凝器(4)在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源塔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的高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水热泵机组中,所述第二冷凝器(5)在上方,第二蒸发器(6)在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77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