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阶渐变式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5636.9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张晨朝;王越;王君毅;时玉楠;程瑞;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导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阶渐变式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内衬层、加强层和外套层;加强层设为单一的编织段;加强层从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到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所形成的加强层编织段的编织丝的本身形状或编织丝之间的编织角度或编织丝之间相互弯曲的程度设为无阶渐变的形式。通过多种结构形式的无阶渐变的变化,实现导管结构由管座端到头端之间的无阶渐变,使得导管管座端支撑性,推送性优良,而头端柔顺性能较好,导管整体抗弯折性能和管腔保持性能佳,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导管由于多编织段结构所带来的段与段之间部分的性能缺陷。本发明的无阶渐变导管具有多功能性,可用于内通导丝,支架,或辅助血栓抽吸等治疗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阶渐变式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日益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我国患有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大概有220万。临床上,针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或者血管夹层的血管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时,通常需要采用导管和其他介入器材配合使用来进行治疗操作,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手段。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导管从体外推送到病变位置,这就要求导管具有很强的推送性能、抗弯折性能和柔顺性能等,确保微导管在手术过程准确到达患者病变部位并穿过病变血管,而不伤害健康的血管。现有的导管管身通常包括内衬层,加强层和外套层;而加强层包括编织段和螺旋段(如附图1所示)。其中编织段1靠近操作者一侧的管座,螺旋段2靠近头端。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导管头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同时头端具有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然而这种多段的结构变化设计,会导致在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部分性能差异较大,进而使得其整体抗弯折性能和形状保持能力较差。同时,这种近端的编织结构能够提供的支撑性与推送性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使用的导管由于在编织段与螺旋段之间的衔接部分性能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导管整体抗弯折性能和形状保持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阶渐变式导管,包括内衬层、加强层和外套层;加强层设为单一的编织段;加强层从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到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所形成的加强层编织段的编织丝的本身形状或编织丝之间的编织角度或编织丝之间相互弯曲的程度设为无阶渐变的形式。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编织丝与导管中轴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大于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编织丝与导管中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从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到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所形成的加强层编织段的编织丝之间的编织角度设为无阶渐变形式。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靠近操作者一端管座端的编织丝的横截面形状设为方形;所述加强层远离操作者一端头端的编织丝的横截面形状设为圆形;所述加强层从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到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的编织丝横截面形状由方形无阶渐变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靠近操作者一端管座端的编织丝之间相互弯曲的程度大于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编织丝之间相互弯曲的程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靠近操作者一端管座端的编织丝的直径大于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编织丝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从靠近操作者一端的管座端到远离操作者一端的头端,所形成的加强层编织段的编织丝直径设为由大到小的无阶渐变形式。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编织段的编织丝设为镍钛丝或不锈钢丝。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导管在结构上采用单编织段设计,通过多种结构特征,实现导管性能由管座端到头端之间的无阶渐变,使得导管管座端支撑性,推送性优良,头端柔顺性能较好,同时导管整体抗弯折性能和管腔保持性能佳,避免了多编织段结构所带来的段与段之间部分的性能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腔导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