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5613.8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停弦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A01G18/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高丽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酶 原料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板、侧框架板、操作控制屏、顶框板、传动分离机构、银耳脱离机构、分选机构和培养袋储存舱;支撑底板与侧框架板进行焊接。本发明达到了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对养殖袋和养殖银耳进行批量分离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养殖银耳的生产效率,同时将养殖袋完整保留可进行二次使用,同时将大于限定直径范围的养殖银耳分离单独处理,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银耳是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因具有保健功效以及丰富的植物蛋白酶,历来受广大人民喜爱。人工种植的银耳可使用木材和木屑袋料作为培养基,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的方法让其生长,成熟后即可采收,并且种植银耳的培土摘完银耳还可以生长新银耳。
通常对人工种植的银耳的采摘是由养殖工人手动将银耳从一段一段的培养基上摘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时间,效率低下导致成熟的银耳不能及时收集进入市场,并且占用大量培养袋,使培养袋的二次利用造成断节,不能形成高效的循环利用链,同时部分直径较大的银耳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人工采摘难以进行判别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通常对人工种植的银耳的采摘是由养殖工人手动将银耳从一段一段的培养基上摘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时间,效率低下导致成熟的银耳不能及时收集进入市场,并且占用大量培养袋,使培养袋的二次利用造成断节,不能形成高效的循环利用链,同时部分直径较大的银耳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人工采摘难以进行判别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酶原料处理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板、侧框架板、操作控制屏、顶框板、传动分离机构、银耳脱离机构、分选机构和培养袋储存舱;支撑底板与侧框架板进行焊接;支撑底板上方依次设置有分选机构和培养袋储存舱;侧框架板侧面设置有操作控制屏;侧框架板与顶框板进行焊接;侧框架板与传动分离机构相连接;顶框板与传动分离机构相连接;顶框板与银耳脱离机构相连接;传动分离机构与银耳脱离机构相连接;传动分离机构与分选机构相连接;分选机构与培养袋储存舱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传动分离机构还包括有第一滑轨、轮齿板、第一平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平齿轮、第三传动轮、第三平齿轮、固定支杆、第一电动推杆、平衡翘杆、传动带、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限位底座、养殖袋和养殖银耳;第一滑轨与轮齿板进行滑动连接;轮齿板与第一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轮齿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杆和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平齿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支杆与平衡翘杆进行插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平衡翘杆进行套接;平衡翘杆下方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传动带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限位底座上方设置有养殖袋;养殖袋上方等距设置有三组养殖银耳;第一滑轨与顶框板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与银耳脱离机构相连接;传动带与侧框架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与分选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停弦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停弦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5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