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4670.4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璐;伏成志;王秀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范佳晨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套管 局部 放电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局部放电信号;(2):提取特征量;(3):判断特征量是否大于特征向量参考值,若是,异常,至(4);若否,至(1);(4):计算局部放电信号平均值;(5):判断平均值是否大于平均值报警值,若是,局部放电值高;若否;至(6);(6):计算协方差矩阵;(7):计算协方差矩阵贡献率;(8):判断贡献率是否大于贡献率参考值,若是,至(9);若否,至(11);(9):统计贡献率大于贡献率参考值的特征值数量;(10):判断数量是否大于参考值,若是,局部放电严重,至(11);若否,至(11);(11):判断是否继续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型套管经常被用在变压器、互感器等高压设备中,容易受工作环境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局部放电的现象,并且故障也会快速的发展,最终将导致套管变形、开裂等危险情况,甚至导致变压器、互感器等高压设备停运,因此,需要对套管进行有效的检测,当发生局部放电异常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采集局部放电信号,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多种分析计算,最终确定所述电容型套管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和故障程度,以便选择更好的故障处理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能够确定所述电容型套管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和故障程度。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所述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所述局部放电信号;
步骤(2):将一个采样周期的所述局部放电信号进行统一化处理,提取特征量xi为所述局部放电信号,xmin为所述局部放电信号最小值,xmax为所述局部放电信号最大值;
步骤(3):判断所述特征量k是否大于特征向量参考值,若是,发出局部放电异常报警,进入步骤(4);若不是,返回步骤(1);
步骤(4):计算所述局部放电信号平均值n为所述局部放电信号数量;
步骤(5):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大于平均值报警值,若是,发出局部放电值高报警,进入步骤(6);若不是,进入步骤(6);
步骤(6):计算所述局部放电信号协方差矩阵
步骤(7):计算所述协方差矩阵贡献率λi为第i个局部放电特征值;
步骤(8):判断所述贡献率是否大于贡献率参考值,若是,进入步骤(9);若不是,进入步骤(11);
步骤(9):统计所述贡献率大于所述贡献率参考值的局部放电特征值数量;
步骤(10):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参考值,若是,发出局部放电严重报警,进入步骤(11);若不是,直接进入步骤(11);
步骤(11):判断是否继续检测,若是,返回步骤(1);若不是,结束。
所述局部放电信号采用特高频传感器采集,并安装在所述电容型套管电瓷壁上和套管内的引出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所述局部放电检测方法采集局部放电信号,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多种分析计算,最终确定所述电容型套管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和故障程度,以便选择更好的故障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容型套管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建湖天辰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