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2757.8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张旭;何俊;何曙;邹宇;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箱 均匀 干燥 机构 | ||
1.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烘箱箱体、设置于烘箱箱体内的上风室和下风室、设置于烘箱箱体外且分别与上风室和下风室连通的烘箱静压室箱体;
所述的烘箱静压室箱体的两相邻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烘箱静压室箱体内设置有静导流板和静压室均风板,所述的静导流板为L型弧形弯折结构,静导流板水平部分的端部朝向烘箱静压室箱体的进风口,静导流板竖直部分的端部朝向烘箱静压室箱体的顶端,所述的静压室均风板为网状板结构,静压室均风板上的网孔为腰孔结构,静压室均风板上网孔的开孔率为40—50%,静压室均风板竖直设置且朝向烘箱静压室箱体的出风口方向,由烘箱静压室箱体进风口送进烘箱静压室箱体内的热风依次经过静导流板和静压室均风板后由烘箱静压室箱体的出风口排出到烘箱静压室箱体外;
所述的烘箱箱体的长边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的烘箱箱体的进风口通过双层保温管道与烘箱静压室箱体的出风口连通,双层保温管道的入口处设置可转动的叶片,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控制送进上风室和下风室内的风量大小,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上均设置有入风口,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的入风口分别通过软连接管与烘箱箱体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的烘箱箱体的两个宽边侧板上均设置有极片插口,且两个宽边侧板上的极片插口相互重叠,所述的上风室位于下风室的正上方,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之间设置有极片穿插间隙,待干燥的极片由烘箱箱体其中一宽边侧板上的极片插口插入到烘箱箱体内且穿过极片穿插间隙后由烘箱箱体另一宽边侧板上的极片插口穿出;
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多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上均螺纹连接有风室高度调节螺杆,上风室上每个风室高度调节螺杆的顶端均固定于烘箱箱体的顶板上,下风室上每个风室高度调节螺杆的底端均固定于烘箱箱体的底板上;
所述的上风室的底端和下风室的顶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的上风室内邻近其底端、下风室内邻近其顶端均固定有风室均风板,所述的风室均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通风口,通风口为圆孔,风室均风板上通风口的开孔率为25—30%,所述的上风室内位于对应风室均风板的正下方且沿上风室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固定风板,所述的下风室内位于对应风室均风板的正上方且沿下风室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固定风板,任意相邻的两个固定风板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出风板,多个出风板沿对应上风室或下风室宽度方向的侧面均为斜面结构,且相邻两个出风板相对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相邻两个出风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狭缝出风口,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的长边侧板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的出风板沿上风室或下风室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螺栓孔,上风室或下风室内的每个出风板通过穿过腰型孔和螺栓孔的固定螺栓定位固定于上风室或下风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静压室箱体内设置有两个上下相互平行的静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保温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叶片转动的风阀执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风室和下风室上且位于入风口处均设置有L型弧形弯折结构的风室导流板,风室导流板竖直设置,风室导流板的外端朝向入风口,风室导流板的内端延伸至上风室或下风室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板沿对应上风室或下风室宽度方向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风板为梯形弯折结构,固定风板两端部分别与固定风板中部的弯折角度均为60度,且固定风板的任一端部平行于相邻出风板沿对应上风室或下风室宽度方向的侧面且固定风板的任一端部与相邻出风板的侧面之间形成狭缝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涂布烘箱均匀干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风板中部的外表面和出风板朝向对应上风室或下风室外的外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7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