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02581.6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迎霞;张永宾;迟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炎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4 | 分类号: | C01B3/34;C01B3/12;C01B3/50;C01B32/55;H01M8/04007;H01M8/04029;H01M8/0612;H01M8/06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2及余热回收系统和回收方法,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分离系统、发电系统、CO2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相变储热水箱中的相变储热管采用螺旋状的薄壁铜管材料,增大了水箱内的水与相变材料的储热面积,加强了换热效果;回收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和高效利用PEMFC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采用CO2回收制备干冰装置,有效的回收再利用了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并制备出了可家用、可销售的干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2及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源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氢燃料电池等氢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环保电源,其发电过程不涉及氢氧燃烧,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率高,发电时不产生污染,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也符合节能减排的目的。PEMFC 的应用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PEMFC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水所带的热量是低品位热量,如何有效利用其产生的热量,是提高PEMFC系统热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PEMFC的家用热电联产系统(PEMFC-CHP)正是解决方案之一,但仍然存在两大关键问题,第一个关键问题在于PEMFC发电过程需要纯度很高的氢气,而制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若未经回收,一方面会造成大气污染,一方面会影响PEMFC质子交换膜的性能,降低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寿命。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更高效的回收PEMFC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2及余热回收方法及系统和装置,旨在回收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和高效利用PEMFC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CO2及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分离系统、发电系统、CO2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系统;
所述制氢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分离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相连,所述分离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CO2回收系统、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相连;
所述制氢系统由燃烧器(BUNNER1)、自热重整装置(ATR)、高低温CO 变换反应器(HTS;LTS)、CO优先氧化反应器(PROX)、换热器(EX1、EX2、 EX3)组成,目的是将家用液化石油气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富氢气体,所述燃烧器与家用液化石油气(LPG)、空气(AIR1)通过进气管道相连,燃烧器的出气管道与自热重整装置相连,冷却水(WATER1)通过管道与自热重整装置相连,所述自热重整装置的出气管道与高温CO变换反应器(HTS)相连,所述高温CO变换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EX1)相连,所述换热器(EX1)的通过管道与低温CO变换反应器(LTS)相连,所述低温CO变换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换热器(EX2)相连,所述换热器(EX2)的通过管道与CO优先氧化反应器(PROX)相连,所述CO优先氧化反应器(PROX)的通过管道与换热器(EX3) 相连;
所述分离系统由分离装置(SEP)组成,所述分离装置(SEP)的前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器(EX3)相连,所述分离装置(SEP)的后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发电系统和所述CO2回收系统中相连;
所述分离装置由盛放的NaOH溶液模块、干燥氢气的浓硫酸模块、盛放稀盐酸的模块以及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浓硫酸模块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炎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炎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