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LC变换器及电源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02484.7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飞;徐艳超;李金洁;赵耀峰;吴飞飞;张现民;史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48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郝伟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lc 变换器 电源 | ||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LC变换器及电源,LLC变换器,包括第一分压电容、第二分压电容、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逆变单元、三相整流单元及控制器;逆变单元包括六个桥臂,各桥臂均由串联的两个开关管组成。第一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谐振单元与第一上桥臂中的两个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对应的下桥臂的两个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各变压器连接关系均相同。本发明通过控制各个开关管的通断,使得两个开关管承受母线电压,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方便选型,器件成本低,且该变换器效率高、输出电压纹波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LC变换器及电源。
背景技术
LLC变换器由于效率高、开关噪声及EMI低,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中。
现有技术中,LLC变换器多采用三交错LLC电路,但三交错LLC电路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时功率开关管需承受全部母线电压,给器件的选型带来的极大的难度,器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LC变换器及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交错LLC电路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时器件选型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LC变换器,包括:第一分压电容、第二分压电容、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三变压器、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逆变单元、三相整流单元及控制器;
第一分压电容,第一端与正母线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分压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容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端连接;
逆变单元包括:三个上桥臂和三个下桥臂;
三个上桥臂和三个下桥臂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
三个上桥臂均连接在正母线端和第一分压电容的第二端之间,三个下桥臂均连接在第一分压电容的第二端和负母线端之间;
第一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一个下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二个下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三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三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原边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三个下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
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及第三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均与三相整流单元连接;
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个上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个上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第三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个上桥臂中的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连接;
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开关管连接,用于控制各个开关管的通断。
可选的,第一谐振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一电感;
第一电容,第一端与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与三相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与三相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与三相整流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及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均与第三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三相整流单元包括:第一单向导通元件、第二单向导通元件、第三单向导通元件、第四单向导通元件、第五单向导通元件及第六单向导通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