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箱泄漏诊断方法、装置、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2398.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蒋彪;方强;赵牧原;刘宁;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泄漏 诊断 方法 装置 汽车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箱泄漏诊断方法、装置及汽车,所述油箱泄漏诊断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起动状态,当起动状态为热机起动时,根据汽车的加油标志位对油箱进行泄漏诊断,该汽车的加油标志位用于指示汽车是否已加油。当起动状态为冷机起动时,根据汽车的熄火状态对油箱进行泄漏诊断,汽车的熄火状态用于指示汽车当前是否已熄火。这样在不增加任何诊断组件的情况下,自动、智能地实现油箱泄漏诊断,能解决现有油箱泄漏诊断方案中存在的诊断成本高、无法实现0.5mm泄漏和粗泄漏诊断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箱泄漏诊断方法、装置、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减少燃油蒸汽及挥发物对环境的影响,国六规定对蒸汽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能诊断出泄漏点的泄漏量大于或等于直径为1mm的小孔产生的泄漏量,如生产企业提出要求可使用大于或等于直径为0.5mm的小孔产生的泄漏量替代1mm的小孔产生的泄漏量。因此如何对油箱泄漏进行诊断成为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油箱泄漏诊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热胀冷缩法、主动正压法和被动负压法。在实践中发现,热胀冷缩法主要在汽车熄火后诊断,仅能完成0.5mm泄漏诊断,无法完成1mm泄漏诊断和粗泄漏诊断。主动正压法需要增设一套泵组件,增加诊断成本,同样地需在汽车熄火后诊断,无法区分0.5mm诊断和粗泄漏诊断。被动负压法对车辆运行工况要求较高,诊断完成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箱泄漏诊断方法、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泄漏诊断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诊断效率低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箱泄漏诊断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起动状态;当所述起动状态为热机起动,则根据汽车的加油标志位对所述油箱进行泄漏诊断,所述汽车的加油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汽车是否已加油;当所述起动状态为冷机起动,则根据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对所述油箱进行泄漏诊断,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用于指示所述汽车当前是否熄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汽车的加油标志位对所述油箱进行泄漏诊断包括:若所述汽车的加油标志位用于指示所述汽车已加油,则在所述汽车满足第一使能条件时,对所述油箱进行油箱盖泄漏诊断;所述第一使能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发动机的运行时间超过第一时间阈值、行车速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预定时长内流经所述油箱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碳罐电磁阀的蒸汽流量大于第一流量阈值、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气压与环境气压之比小于第一气压比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对所述油箱进行泄漏诊断包括:若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用于指示所述汽车已熄火,则在所述汽车满足第二使能条件时,对所述油箱进行小孔泄漏诊断;所述小孔泄漏诊断用于诊断所述油箱的泄漏点的泄漏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直径为0.5mm的小孔产生的泄漏量,所述第二使能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行车路程大于第一路程阈值、环境温度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所述油箱的燃油液位处于第二阈值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小孔泄漏诊断的诊断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汽车存在小孔泄漏,则获取下次所述油箱的泄漏诊断的诊断结果,并确定是否点亮所述汽车的发动机故障MIL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对所述油箱进行泄漏诊断包括:
若所述汽车的熄火状态用于指示所述汽车未熄火,则在所述汽车满足第三使能条件时,对所述油箱进行粗泄漏诊断;所述粗泄露诊断用于诊断所述油箱的泄漏点的泄漏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直径为2.25mm的小孔产生的泄漏量,所述第三使能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发动机的运行时间超过第二时间阈值、行车速度超过第二速度阈值、预定时长内流经碳罐电磁阀的蒸汽流量大于第二流量阈值、进气歧管的气压与环境气压之比小于第二气压比阈值、电池电压在第三阈值范围内、所述油箱的燃油液位处于第四阈值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2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芯扩散阻抗的定量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种子培育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