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粉体分装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01678.5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B1/34 | 分类号: | B65B1/34;B65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粉体 分装 装置 | ||
一种多粉体分装装置属于微量粉体转移技术领域。其包括粉体存储及添加机构、粉体类型选择及承载装置,其中承载装置主要由封盖,承载的外壳,轴承套环,滑环,阶梯型空心支撑柱,基座及外壳内部的轴承、电机、电机安装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微量粉体的精确添加,并且能够实现从N种不同类型粉体中选择对应的几种粉体以实现粉体的混合添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量粉体转移领域,涉及一种多粉体分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多粉体分装装置在生化研究实验室、医院和制药公司广泛应用,可用于微生物培养基的自动配制操作。现有技术中有较多粉体物料自动、连续分装的解决方案,并且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分装的重量。例如,公开号为CN10785691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粉末或颗粒物料包装机,进料箱内设分选机构,所述料仓内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和出料管,料仓出料口下方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与工作台之间设有拨料杆,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一重量传感器和第二重量传感器;所述包装机还包括用于向转盘上输送瓶体的第一传送带、用于将转盘上的瓶体送出的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回料箱衔接;第二传送带位于拨料杆的运动行程上。但现有粉体添加技术依然存在不足,在微量粉体添加及微量粉体混合添加处都存在不足,本发明在该领域实现了较大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多种粉体的精确混合添加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粉体自动添加的装置。
1.一种多粉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1、外壳2、轴承套环3、滑环4、阶梯型空心支撑柱5、基座6、粉体添加机构7、用于粉体添加的步进电机滑台15、与滑台连接的按压件16、用于安装粉体添加机构7的外壳下孔17、用于承载装置旋转的电动旋转台19、电机安装座20、锥形轴承21;在安装了滑环4的空心的阶梯型支撑柱5上安装锥形轴承21的内圈、锥形轴承21外圈通过外力嵌入轴承套环3内,将轴承套环3与外壳2连接,然后将锥形轴承21外圈与轴承内圈进行连接,再将步进电机滑台15、电动旋转台19安装完成的电机安装座套在阶梯型空心支撑柱上,最后完成封盖1和粉体添加机构7的安装。
2.进一步,所述的粉体添加机构包括密封盖8、圆柱销9、存储粉体主体10、按压头11、弹簧12、微型振动电机13及阀门14。将阀门从存储粉体主体穿过,再穿过弹簧,最后与按压头连接。
3.进一步,所述的粉体添加机构的粉体出口处的倾斜角度的设置为与水平面呈为45-60度角的范围内。
4.进一步,阀门的出口面积调节范围在2.5-78mm2。
5.进一步,粉体出口处振动是粉体流动的助流措施,粉体的振动是偏心机构转动的离心力来提供的,其离心力的范围为0-9.5N。
6.进一步,利用一个电机控制多个粉体添加机构的按压头的运动位移,从而带动阀门的运动位移,即控制粉体添加机构的出口面积。
7.进一步,粉体添加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与外壳的边数及外壳下孔的个数相同。
8.进一步,外壳内部的电动旋转台、步进电机滑台的连接线须通过阶梯型空心支撑柱内部的电机线过孔与外界连接。
9.进一步,当电动旋转台台面旋转时,台面会带动与台面连接的封盖、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粉体添加机构旋转,而电动旋转台台面以下及电机安装座、步进电机滑台、按压件固定不动。
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对比已有技术,能够解决多种粉体的任意转换,通过反馈装置做到实时添加,粉体添加精度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多粉体分装整体结构图;
图2粉体存储及添加的内部剖视图;
图3承载主体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承载主体的内部细节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水大便器
- 下一篇:一种CA砂浆与混凝土粘结接触面剪切强度实验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