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极电机穿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1623.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薇;梁樑;朱庆龙;金雷;王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31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穿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极电机穿线方法,该穿线方法具体为:将电机的三相U、V、W的三组线包分别布置在一、二、三组不同的平面上;U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一平面、二平面、三平面;V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二平面、三平面、一平面;W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三平面、一平面、三平面,使电机的三相绕组长度总长保持一致,用线均匀;U、V、W的三组线包分别取名为1U/2U/3U、1V/2V/3V和1W/2W/3W;本发明电机每相绕组均包含一平面、二平面、三平面的绕组各一组,三相绕组长度总长保持一致,用线均匀,保证了电机空载、负载时的三相电流平衡,电机运行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穿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极电机穿线方法。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是电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其在电机定子槽内的绕制实现电机电磁能量的转化。
原6极充水式三相异步电机采用单层同心式绕组,54槽,每极每相绕组为54槽/6极/3相=3槽/(极·相),电机有U、V、W三相,每一相绕组的伸出定子铁芯的连接部分绕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其中离定子铁心最近的为一平面区间,第二近的为二平面区域、最远的为三平面区域;这种穿线方法造成电机的U、V、W三相绕组长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易造成电机的三相电阻存在大小不同,即一平面W相绕组的电阻小于二平面V相绕组,二平面V相绕组的电阻小于三平面U相绕组。这样在电动机运行中会造成三相电动机的三相电流不平衡,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极电机穿线方法,每相绕组均包含一平面、二平面、三平面的绕组各一组,使得电机的三相绕组长度总长保持一致,用线均匀,保证了电机空载、负载时的三相电流平衡,电机运行平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六极电机穿线方法,该穿线方法具体为:将电机的三相U、V、W的三组线包分别布置在一、二、三组不同的平面上;U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一平面、二平面、三平面;V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二平面、三平面、一平面;W相的三组线圈组分别位于三平面、一平面、三平面,使电机的三相绕组长度总长保持一致,用线均匀;U、V、W的三组线包分别取名为1U/2U/3U、1V/2V/3V和1W/2W/3W。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相的三组线圈组穿线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21:1U线包的绕制,从U1进线端开始绕制,先从15槽与22槽之间来回绕制,绕制多次后由22槽过渡到14槽,再由14槽与23槽之间来回绕制多次后,由23槽进入13槽,再在13槽到24槽绕制多次,完成U相绕组的第一个线包1U;绕制在两槽之间连接部分位于如图1所示的三平面区间内。
S22:2U线包的绕制,由第24槽过渡到第二个线包的33槽开始绕制,从33槽与40槽之间来回绕制,绕制多次后由40槽过渡到32槽,再由32槽与41槽之间来回绕制多次后,由41槽进入31槽,再在31槽到42槽绕制多次,完成U相绕组的第二个线包2U;绕制在两槽之间连接部分位于如图1所示的一平面区间内。
S23:3U线包的绕制,由第42槽过渡到第三个线包的51槽开始绕制,从51槽与4槽之间来回绕制,绕制多次后由4槽过渡到50槽,再由50槽与5槽之间来回绕制多次后,由5槽进入49槽,再在49槽到6槽绕制多次,完成U相绕组的第三个线包3U。绕制在两槽之间连接部分位于如图1所示的二平面区间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V相的三组线圈组穿线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S31:1V线包的绕制,从V1进线端开始绕制,先从9槽与16槽之间来回绕制,绕制多次后由16槽过渡到8槽,再由8槽与17槽之间来回绕制多次后,由17槽进入7槽,再在7槽到18槽绕制多次,完成V相绕组的第一个线包1V;绕制在两槽之间连接部分位于如图1所示的二平面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1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