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00745.1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霄;李海南;邹雨豪;陈磊磊;朱礼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增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商业 机密 金融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包括用户模块、业务系统模块、若干贷款机构模块和联合计算模块;用户模块生密钥对,将公钥和用户ID发送至业务系统模块;业务系统模块将公钥和用户ID发送至贷款机构模块;贷款机构模块将查询到该用户的贷款金额同态加密得到第一金额加密信息,将第一金额加密信息、用户ID和公钥发送至联合计算模块;联合计算模块对若干第一金额加密信息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二金额加密信息并发送至业务系统模块;业务系统模块将第二金额加密信息发送至用户模块;用户模块对第二金额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贷款总额。本发明的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通过同态加密算法查询用户在多个贷款机构贷款的总额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金融系统,多采用集中化的数据托管和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多集中化托管在数据提供方,独立存储和维护,相互之间无法流转和有效利用,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无法挖掘数据的价值。
2.在某些需要多个数据提供方协作的场景下,多采用集中化的处理方式,而数据提供方相互之间因担心数据在传输和计算过程中的泄露问题,导致无法有效的协作共享。
3.集中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存在数据缓存问题,处理数据的一方将能够缓存越来越多的数据,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4.中心化的方式,存在数据造假问题、监管不透明问题和取证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包括:用户模块、业务系统模块、若干贷款机构模块和联合计算模块;
用户模块生成用于本次查询的一次性的密钥对,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用户模块将公钥和用户ID发送至业务系统模块;
业务系统模块将公钥和用户ID发送至若干贷款机构模块;
若干贷款机构模块根据用户ID查询该用户在本贷款机构贷款的贷款金额并通过公钥对贷款金额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一金额加密信息,并将第一金额加密信息、用户ID和公钥发送至联合计算模块;
联合计算模块通过公钥对接收到的若干第一金额加密信息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二金额加密信息并将第二金额加密信息发送至业务系统模块;
业务系统模块将第二金额加密信息发送至用户模块;
用户模块通过私钥对第二金额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贷款总额,贷款总额为该用户在所有贷款机构贷款的金额总和。
进一步地,用户模块通过RSA算法生成密钥对。
进一步地,联合计算模块为运行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
传输至智能合约中的数据以及智能合约的加密结果均保存在区块链中。
进一步地,智能合约接收到若干第一金额加密信息后将若干第一金额加密信息相乘得到第二金额加密信息。
进一步地,保护商业机密的普惠金融系统还包括:
监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模块发送的查询请求对本次查询的结果进行核查。
进一步地,当用户对用户模块解密出的贷款总额有异议时,通过用户模块将私钥发送至监管模块;
监管模块从区块链中获取若干贷款机构模块上传到智能合约中的第一金额加密信息,通过私钥对每个第一金额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该用户在每个贷款机构贷款的金额,对得到的该用户在每个贷款机构贷款的金额相加得到查询结果,将查询结果发送至用户模块。
进一步地,用户模块通过ECDH算法将私钥传输给监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增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增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0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临床用肢体调节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电缆接线用剥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