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9091.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梅;郝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桂梅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7712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防护 病原 样本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包括下撑开板、上撑开板和铰接轴,所述下撑开板与上撑开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撑开板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动支撑柱,所述转动支撑柱上端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端固定在上撑开板右侧底端,所述转动支撑柱下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转动环,所述限位转动环转动连接在下撑开板上,所述转动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带轮,两前后对称设置的空心带轮上分别套有传动带两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的避免拭子与口腔或咽喉内部发生碰撞从而影响医护人员采集工作的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病原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源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源虫和嚅虫,病源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当人们被感染后,需要及时做好防护并进行就医,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感染的情况,采集患者粪便、尿液、痰液等体液样本以进行化验,医院中常采用的病原样本采集装置是拭子。
在进行咽拭以及口腔拭子采样时,多使用镊子夹取拭子在患者咽喉及口腔部位粘液进行擦拭以使样本粘在拭子表面,该种取样方式在拭子取样完毕取出时,容易使拭子与口腔或咽喉内部发生碰撞,造成拭子表面病原样本减少,同时在进行取样的时候,病人难免因为异物的介入口腔,病人会有吞咽动作,很容易影响医护人员的采集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的避免拭子与口腔或咽喉内部发生碰撞从而影响医护人员采集工作的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感染科防护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包括下撑开板、上撑开板和铰接轴,所述下撑开板与上撑开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撑开板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动支撑柱,所述转动支撑柱上端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端固定在上撑开板右侧底端,所述转动支撑柱下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转动环,所述限位转动环转动连接在下撑开板上,所述转动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带轮,两前后对称设置的空心带轮上分别套有传动带两端,所述空心带轮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下撑开板左侧顶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固定连接在上撑开板底端左侧,所述下撑开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支撑座,所述转动支撑座上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转动卡座,所述转动卡座左端中部设置有LED照明灯,所述转动卡座上端设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安装杆左端设置有拭子夹紧组件,所述拭子夹紧组件包含弹性夹紧块、固定螺环、驱动环和驱动挡环,所述弹性夹紧块固定在安装杆左端,所述固定螺环套在弹性夹紧块外端并固定连接在安装杆左端,所述固定螺环螺纹连接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左端固定连接驱动挡环。
优选的,所述下撑开板底端与上撑开板顶端左侧中部设有由右向左倾斜向上的斜坡。
优选的,所述下撑开板右端前后对称设有两组贯穿的圆孔,所述圆孔内侧中部设有限位转动槽,所述限位转动环转动连接在该限位转动槽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内腔中设置有两端分别压紧接触下撑开板顶端与滑杆底端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LED照明灯电性连接有内置的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内部设有供容纳拭子握柄端的放置孔。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环形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桂梅,未经刘桂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