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9008.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玥;杨文领;周后俊;冯强;刘洋;徐敏;黄敏;张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33/12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力 控制 体式 上部 封固完井 工具 | ||
1.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的上接头、循环孔套、循环孔控制滑套、控制锁块、胶筒进液短节、胶筒控制滑套、连接套、中心管、水力扩张胶筒;所述胶筒进液短节内壁上设有若干组流道,所述胶筒进液短节一端与循环孔套一端内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外壁通过循环孔控制滑套剪钉固定连接,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与所述胶筒控制滑套一端的外壁通过启动剪钉固定连接,所述胶筒控制滑套另一端侧壁实现对所述流道的密封,所述控制锁块穿过循环孔控制滑套的侧壁,部分嵌入胶筒进液短节内壁的凹槽中实现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相较于胶筒进液短节的相对锁定,所述胶筒控制滑套外壁上设有锁块凹槽,所述胶筒控制滑套相较于循环孔控制滑套滑动时,所述控制锁块可缩到锁块凹槽内解除对循环孔控制滑套的锁定,所述中心管通过连接套固定套设在所述胶筒进液短节内,所述水力扩张胶筒套设在中心管外壁上,且其一端的外壁与所述胶筒进液短节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被密封固定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外壁上;
在封隔器涨封时,所述封隔器内流体可通过所述胶筒进液短节内壁上的若干组流道进入到水力扩张胶筒内腔,使其充液膨胀;
所述循环孔套另一端与上接头固定连接,且循环孔套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循环孔,在初始位置通过循环孔控制滑套将其遮挡住,当循环固井结束后,通过设置在封隔器内的关闭结构将所述循环孔关闭;
所述关闭结构包括循环孔关闭活塞、内衬套,循环孔关闭活塞通过关闭活塞剪钉与循环孔套内壁固定连接,内衬套密封安装在所述循环孔关闭活塞内壁上,内衬套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关闭塞座,所述循环孔关闭活塞外壁上固定设有单向密封组件,使得所述循环孔关闭活塞轴向移动关闭循环孔时,单向密封组件实现循环孔关闭活塞与循环孔套之间的单向密封;
所述单向密封组件包括若干组密封单位,所述密封单位为箭头形,且箭头指向下游方向,从而密封来自单向密封组件上端的压力,以隔离循环孔套外部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孔关闭活塞内壁上设有C型锁环,当循环孔关闭活塞关闭循环孔套上的循环孔后,循环孔关闭活塞由C型锁环实现步进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灌阀座、自灌阀芯,自灌阀座固定安装在连接套上,自灌阀座与自灌阀芯通过花键轴孔游动连接,自灌阀座上安装有压帽,自灌阀芯通过压帽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控制滑套外壁上设有台阶结构,使得所述胶筒控制滑套的纵切面形成“凸”字形,所述锁块凹槽设置在所述胶筒控制滑套较小外径端,所述胶筒控制滑套较大外径端密封堵住所述胶筒进液短节内壁上的若干组流道,且所述台阶结构可实现对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的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的外壁上设有锁死台阶,使得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在轴向移动时,所述锁死台阶与胶筒进液短节相互配合,限制所述循环孔控制滑套继续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扩张胶筒的两端分别与胶筒上骨架、胶筒下骨架通过硫化在一起形成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一端套入至胶筒进液短节内,胶筒下骨架的一端与胶筒挡帽固定连接,中心管末端固定连接下接头,固定套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下接头与胶筒挡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均匀分布的12-16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控制一体式上部封固完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封隔器的初始位置,所述胶筒控制滑套一端被连接套一端限位,所述循环孔关闭活塞的两端分别被所述上接头、循环孔控制滑套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90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位移基坑工程施工方法及其所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经济型激光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