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8366.3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西;韩报明;刘锦强;张少凯;樊利智;曹晓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4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轧控冷 过程 使用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外的两端设置输气管口(2),机箱(1)内的两端设置板座(3),并且板座(3)的底部与管口(2)相连通,所述机箱(1)内设置分流筒(4)和离心筒(6),分流筒(4)安装于板座(3)之间,离心筒(6)通过固定板(5)安装于分流筒(4)的上端,所述机箱(1)的顶部安装电机(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筒(4)包括筒体A(41)、前凸板(42)、后凸板(43)、分流管(44)和滤芯(45);所述筒体A(41)设于前凸板(42)与后凸板(43)之间,并且筒体A(4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前凸板(42)、后凸板(43)连接,所述前凸板(42)、后凸板(43)与板座(3)上设置的板槽(31)对应匹配,前凸板(42)与后凸板(43)分别嵌合安装于相邻板座(3)上的板槽(31)内,所述分流管(44)均匀环绕于筒体A(41)的两侧,并且分流管(4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前凸板(42)、后凸板(43)连接,所述滤芯(45)填装于分流管(4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板(42)与后凸板(43)的板面中部设置凸块(8),所述筒体A(41)的两端设置凹槽(9),所述凸块(8)与凹槽(9)一一对应,凸块(8)嵌入对应的凹槽(9)内固定;所述前凸板(42)与后凸板(43)的板面两端均匀排列有管孔(10),管孔(10)与分流管(44)一一对应,所述分流管(44)的两端插装于对应的管孔(10)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A(41)的两面还均匀排列有板孔(11),板孔(11)与分流管(44)中部设置的排气板(441)一一对应,所述排气板(441)的板口端插入板孔(11)中,并延伸至筒体A(41)内;所述筒体A(41)的上表面还设置排气孔(12),排气孔(12)与筒体A(41)的内腔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6)包括外壳(61)、筒体B(62)、中座(63)和底板(64);所述筒体B(62)安装于外壳(61)内,并且筒体B(62)的一端延伸至外壳(61)的上端,所述中座(63)设于筒体B(62)与底板(64)之间,中座(63)的底部嵌入筒体B(62)上设置的槽口A(621)内,并通过螺丝固定,中座(63)的顶部嵌入底板(64)上设置的槽口B(641)内,并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底板(64)安装于机箱(1)内的顶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B(62)与中座(63)的连接处设置气流通孔(13),气流通孔(13)连通筒体B(62)与中座(63)的内腔;所述中座(63)的侧壁上还设置气流引出孔(14),气流引出孔(14)与底板(6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底板(64)与机箱(1)的连接处设置出气孔(16)。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中轴(71),中轴(71)一端穿过机箱(1)、底板(64)、中座(63)以及筒体B(62)上依次设置的轴孔(15),并延伸至筒体B(62)内;所述筒体B(62)的内腔中还设置扇叶(17),扇叶(17)安装于中轴(71)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轧控冷过程使用的油雾处理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雾气体通过机箱(1)两端的输气管口(2)输入机箱(1)内的分流筒(4)中,而在油雾气体输入的过程中,油雾气体经前凸板(42)上均匀排列的板孔(11)分别流入分流管(44)内,并在滤芯(45)的过滤作用下,将气体与油液滴初步分离;
S2:初步分离油液滴的气体,经筒体A(41)上的排气孔(12)排出并进入机箱(1)内,然后启动电机(7)带动中轴(71)转动,进而带动扇叶(17)高速旋转,将排入机箱(1)内的气体吸入筒体B(62)内;
S3:当气体进入筒体B(62)内后,由于油液滴的质量惯性,并与高速转动的扇叶(17)相碰撞,进而从气流中分离出;
S4:分离后的气流从筒体B(62)的气流通孔(13)进入中座(63)内,再经由中座(63)上的气流引出孔(14)进入板座(3)内后,通过板座(3)上的出气孔(16)排出机箱(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敬业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敬业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83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