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6524.1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伟;孙海成;王晓玲;王菡;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10 | 分类号: | D01D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 地址: | 71001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中间 沥青 碳纤维 双通道 切换 混合 过滤器 | ||
1.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三通管路(1),进口三通管路(1)的两个出口端分别布置有第一高温电磁球阀(21)和第三高温电磁球阀(23),第一高温电磁球阀(21)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1)、第一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1)和第一混合过滤管路(71),第一混合过滤管路(7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圆形混合多孔板(51)、第一圆形过滤网(81)、第二圆形混合多孔板(52)、第二圆形过滤网(82)、第一金属砂填充管(61)、第三圆形过滤网(83)、第三圆形混合多孔板(53)、第四圆形过滤网(84)、第四圆形混合多孔板(54),第一金属砂填充管(61)内填充有金属砂(Ⅰ);第一混合过滤管路(71)的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二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2)、第二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2)和第二高温电磁球阀(22),第二高温电磁球阀(22)的出口端连接至出口三通管路(9)的一个入口端;
第三高温电磁球阀(23)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第三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3)、第三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3)和第二混合过滤管路(72),第二混合过滤管路(7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五圆形混合多孔板(55)、第五圆形过滤网(85)、第六圆形混合多孔板(56)、第六圆形过滤网(86)、第二金属砂填充管(62)、第七圆形过滤网(87)、第七圆形混合多孔板(57)、第八圆形过滤网(88)、第八圆形混合多孔板(58),第二金属砂填充管(62)内也填充有金属砂(Ⅰ);第二混合过滤管路(72)的出口依次连接有第四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4)、第四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4)和第四高温电磁球阀(24),第四高温电磁球阀(24)的出口端连接至出口三通管路(9)的另一入口端;
进口三通管路(1)是一进两出的三通流道管路,两个出口管路左右对称布置,进口管路垂直于出口管路轴线并位于两个出口管路的对称轴上,进口三通管路(1)的整体外形是长方体结构,进口三通管路(1)的进口端面加工有圆周均布的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前端熔料设备连接;进口三通管路(1) 的左右出口端面也加工有圆周均布的螺纹孔,通过螺柱与高温电磁球阀连接;
出口三通管路(9)是两进一出的三通流道管路,两个进口管路左右对称布置,出口管路垂直于进口管路轴线并位于两个进口管路的对称轴上,出口三通管路(9)的整体外形是长方体结构,出口三通管路(9)左右两边的进口端面加工有圆周均布的螺纹孔,通过螺柱与高温电磁球阀连接;出口三通管路(9)的出口端面也加工有圆周均布的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后端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温电磁球阀(21)、第二高温电磁球阀(22)、第三高温电磁球阀(23)、第四高温电磁球阀(24)的阀体外形均是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高温电磁球阀(21)、第二高温电磁球阀(22)、第三高温电磁球阀(23)、第四高温电磁球阀(24)能够在高温下电动控制开启、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1)、第二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2)、第三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3)、第四流道反向转换管路(34)是进出口方向相反的一进一出流道管路,其整体外形是矩形六面体结构,在进出口流道端面有圆形安装定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1)、第二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2)、第三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3)、第四流道直角转换管路(44)是进出口方向垂直的一进一出流道管路,其整体外形是矩形六面体结构,在一侧流道端面有与圆形安装定位凸台配合圆形安装定位凹台,另一侧流道的形状为内凹圆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双通道热态切换混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过滤管路(71)和第二混合过滤管路(72)外形是长方体结构,内部是圆形孔流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65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